活力海西 舞动魅力盛会
写在第十二届海交会第七届商交会闭幕之际
五月榕城,万商云集;闽江之畔,“蝴蝶”惊艳。
承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顺利举办之势,5月18日至22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第七届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在新落成的“蝴蝶”造型的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本届海交会、商交会,是在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来闽考察之后,国务院《意见》颁布一周年,我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走亲访友做生意”取得积极成效,海西先行先试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举办的一次经贸盛会。
新的时期,新的机遇,新的突破。
本届展会,来自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67家企业8600名客商齐聚榕城。展会期间,前往参观洽谈的客商和观众总人数达53.74万人次,馆内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呈现两岸交流、三会联办、万商云集、共谋发展的空前盛况。
据统计,本届海交会全省共签约外资项目221项,利用外资31.15亿美元,其中合同项目146项,利用外资18.92亿美元。共签约内资项目260项,总投资605.43亿元人民币。
海交会期间,福州市动工投产项目共计321项,总投资954.19亿元。再次展现了国务院《意见》实施一年来,福建发展海西建设取得的成效,体现了海西的巨大磁力。
本届商交会,出口、进口和内贸分别成交7192万美元、5361万美元和3.16亿元,比上届分别增长26.2%、21.1%和29.3%。
从建设一流展馆,到打造一流展会,“5·18”散发出无穷魅力,海西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地位彰显
18日,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门纳客,迎来参加海交会、商交会的第一拨客人。
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最大的单体会展中心之一,也是亚洲第二大会展中心,净展厅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是福州金山展览城面积的2.5倍。
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5·18”移师新展馆,办展规模不断扩大,办展内涵不断丰富,办展成效不断拓展。本届展会创出了多项纪录。
——展会规模创下新高。据统计,本次“5·18”共设置2380个标准展位,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展会。设立了中心馆、台湾馆、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展馆等10个展区。 其中“出口基地品牌馆”、“装备制造业馆”、“亚洲时尚用品馆”等均是首次在展会上亮相。
——办展内涵不断丰富。本届海交会,台湾大米首次登陆大陆。经国台办和国家质检总局特批允许,海交会首次从福州口岸进口台湾大米,首批引进300吨。这是继2005年海交会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福州后的又一次突破,再次彰显了海交会作为对台经贸交流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平台作用。
本届海交会,台湾广播媒体首次实现直播。境内外100多家媒体的500多名记者参加本次盛会报道。开幕式上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联手台湾快乐联播网进行直播。海交会实现了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岛内的直播。台湾快乐联播网大陆代表处负责人张子祯表示,他们希望通过直播让台湾听众第一时间了解闽台两地合作交流的最新成果,增进闽台民众的互动与交流。
本届海交会,平潭综合实验区首次精彩亮相。自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以来,先后有200多家海内外知名企业、财团到平潭考察,主要投资意向涉及旅游商贸、星级酒店等10多个行业,意向总投资额逾1000亿元人民币。在中心馆首设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展示区,有200多名海内外客商填写了投资项目信息登记表。
从建设一流展馆到办一流展会,“5·18”正散发出无穷魅力。而展会火爆的背后,是近年来福建经济的强势增长、快速崛起,是海西在全国经济区布局中凸显出的巨大活力。
从闽台交流到推动两岸产业对接,“5·18”桥梁作用日益显现,在两岸交流中福建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推介产品、接待客户、接受采访。5月20日,台湾百家珍酿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桢樑在展台前忙得不亦乐乎。
江桢樑是海交会的常客,从1997年来到福州后,每年都参加海交会。百家珍果醋刚进入大陆时,最初一个月只有数百箱的销量,2003年销量达到1000箱,现在每月10000箱仍供不应求。
江桢樑先生只是众多在“5·18”中获益的台商之一。
本届海交会,台商展团备受瞩目,闽台交流合作如火如荼,从传统的贸易、投资领域向创意领域拓展。
海交会上,参展台资企业展位904个,参展面积达1.9万平方米,423家台湾本土企业参展,大幅突破往届水平;台湾馆首次按行业分类布展,9大展区各具特色,众多一线品牌首次参展;台湾华硕电脑等20多家知名企业,在消费电子展区与大陆大型企业携手联展;高雄市首次自行特装布展,和金马澎一道打造“精品展馆”。
在珠宝及婚庆用品展区中,台湾的红珊瑚与精品宝石首次在海交会亮相,共有100多个展位,展场上最贵的珊瑚项链要价30万元人民币,还没开展就已经被下定买走。
看好大陆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台湾参展业者信心满满。鸿海集团、鼎元光电、联强国际等台湾名企纷纷加码福建投资,将在福州设立新据点。
专家认为,福建区位特殊、地位特殊,借助闽台交流的日益热络,“5·18”桥梁作用日益彰显。在两岸交流中福建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打造品牌展会,展示福建制造的同时,“5·18”也为福建制造升级注入了活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助力
依靠科技创新和品牌带动,去年我省外贸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发展速度在全国十大外经贸省份中位居第一。 第七届商交会成为我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
商交会,紧紧抓住我省外贸产业发展动向,引领又好又快发展。
“基地和品牌”是本届商交会的两大关键词,首次设立出口基地品牌馆,15个刚刚确定的首批出口基地首次集体亮相。
宝峰鞋业是一家专业生产出口拖鞋的民营企业。商交会为公司自主品牌战略搭建了平台,众多外商通过商交会认识了宝峰,并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凭借持续创新,专营家居小电子产品的福州宜美电子有限公司去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0%,今年订单已排到6月份。
商交会,抓住海西建设新机遇,服务海西建设大局。
国务院支持海西《意见》对海西的定位之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本届商交会,首次设置“装备制造业馆”,重点展示我省先进的汽车、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食品机械、船舶机械等制造装备业发展水平,为推进我省制造装备企业的技术交流、产业合作与项目对接创造有利条件。
商交会,坚持双轮驱动,抓住国家扩内需的机遇,促进内贸、外贸,进口、出口均衡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今年1月份正式建成,我省企业抓住与东盟地区的历史渊源和自贸区带来的“零关税”机遇,进军东盟市场。本届商交会抓住这一机遇,设立亚洲时尚用品馆,重点展示来自东盟、港澳地区的精品。
“在福建和东盟的合作中,作为海岛国家菲律宾虽然不像与中国有接壤的国家那么有优势,但利用自贸区带来的机遇,我们可以共同拓展航运、物流、港口和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前来参会的菲律宾驻厦门总领事馆总领事何瑞良说。
马来西亚独一无二食品有限公司在本届商交会上,与省内的多家企业达成了代理意向。
众多传统出口企业借助商交会拓展内贸市场,取得良好成效。远东华美电机今年初以来积极尝试由单一的外贸出口向内、外贸并举转型。商交会上,他们不仅与非洲、日本的企业签订了200多万美元的意向合同,而且与江苏、河南等地的多家国内企业洽谈了贸易事宜。此外,莆田新威电子与20多家企业商谈合作代理;金飞鱼柴油机公司和5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快科电梯与100多家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海交两岸,商连四海。盛世欢歌,响遏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