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免费大餐改变了什么?参观市民增多难题亦多

2010-08-27 08:15:03来源:福建日报

      不知不觉中,全国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已经走过两年多时间。从曾经一度的热点话题,到眼下的少人提及;从最初的观众“爆棚”、“井喷”,到逐渐趋于“常量化”、常态化,免费开放究竟给博物馆,给观众带来了什么?这些改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文化的养成,还有怎样的距离?

  近日,笔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从2008年3月31日起,福建省90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49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后分两批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两年来,共接待观众1728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502.9万人次。2009年与2008年相比,观众数量增加37%,未成年人观众数量增加58%。

  为保障免费开放正常开展,全省各级财政都设立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经费,两年来全省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各项支出达26941.9万元。省里还确定具体的使用规划,每年重点安排资助2个设区市级博物馆建设文物中心库房补助项目,每年重点解决20个县(市、区)级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布展、临时展览补助和场馆设备修缮,提升安全技术防范和消防设施补助项目。

  免费开放带来的最大变化,无疑是参观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由于门票的取消,许多原本被拦在门槛外的潜在观众得以自由进入文化的殿堂,从这个角度看,免费开放体现了对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维护。同时,参观人数的增加也带来了观众群体构成的明显变化:从原来的以个体观众和单位、学校集体观众为主,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和情侣观众为主。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也由单一的受教育、学知识,转变为全面的素质养成,以及休闲娱乐和培养亲情等。这一变化,要求博物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由“封闭式”逐步走向“开放式”。同时在展览方式上,实现由“陈列式”向“多样式”的转变,在功能发挥上,实现由“单一教育场所”向“综合活动阵地”的转变。

  为应对这一变化,不少博物馆纪念馆积极配合各自的陈列展览,推出了亲子活动、青少年喜爱的各类游戏,以及适合家庭成员互动的其他延伸活动。例如,福建博物院将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活动与展览相结合,配合《福建古代外销瓷》基本陈列,开展了“我型我塑陶艺吧”活动与陶艺品制作讲座。还与新闻媒体共同组织家长带着孩子们参加戏曲脸谱大赛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了解福建作为戏曲大省的文化底蕴。

  免费开放,对博物馆自身来说,最初阶段的压力,在于参观人潮给文物保护、参观秩序、安全保卫、环境保洁等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在进入常态后所面临的更重要的挑战,则是观众“口味”变化,以及被激发起来的日趋旺盛的文化需求——以前是博物馆选观众,现在是观众选博物馆。如何挖掘资源优势,掌握公众的求知审美需求,打造特色鲜明、雅俗共赏的精品展览,更好服务于公众,这是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2008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在打好固定陈列“阵地战”的同时,加大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展览、联合办展、借展等多种形式,举办了题材丰富多样,风格特色鲜明的多种临时展览。两年来,全省共举办临时陈列展览509个,其中联办的展览就有240个。另外,有不少博物馆主动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联谊活动,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了博物馆文化与其他文化单元的相互沟通。

  在发达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养成的主要场所,观看博物馆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日本为例,大约每人每年进入博物馆在3次以上。而在中国,在免费开放之后,一年也只有两亿多人走进博物馆,平均每5个人中才有1人1次进入博物馆,博物馆利用率之低由此可见。

  回过头来看,免费开放实际上是中国博物馆转向“亲民”姿态,充分发挥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的第一步。

  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因运营成本大大提高带来的经费不足问题;因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仍然有大量的馆藏瑰宝及历史资料得不到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难以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文化和知识需求;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甚至粗制滥造,缺乏吸引力。

  从“免费大餐”到博物馆文化的真正形成,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论是博物馆自身还是整个社会,都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政府部门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研究设立博物馆发展基金,将政府投资、社会捐助、企业赞助相结合,解决博物馆长期存在的发展经费问题。甚至可以将博物馆教育纳入政府教育体系,制定相关措施,促进博物馆资源的利用,培育公众的博物馆文化情结。

  在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博物馆应该利用免费开放带来的机遇,将博物馆的知识资源延伸到社会,为群众提供最经济、最有益的知识性和感性场所,开发相关联的服务性行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从而推动博物馆事业不断迈向新的境界。

作者:何光锐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