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我省改善民生之举持续发力

从治理“餐桌污染”到打好民生工程战役

2010-09-06 08:13:28来源:福建日报

      南平、三明加快推进灾后重建,省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综合楼、省少儿图书馆等一批卫生、文化项目加快实施,6.38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加紧建设……当下的八闽,民生工程战役各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早在2001年3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时任福建省长习近平,为此在一年内作了多次批示。治理餐桌污染当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省长亲自挂帅,建立了协调领导机构,省直21个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全面实行了市长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此后省委、省政府年年将这项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历经10年努力,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从种养到加工、流通、消费的一条龙监管机制,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与2000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我省产销环节生猪“瘦肉精”尿样抽检超标率从70%降到0.02%,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超标率从30%降到1.45%,水产品及水发制品甲醛检出率从7%降到0.09%。“这表明,我省主要食品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我省居民的餐桌更加安全放心了。”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

  从餐桌治污,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省持续出台改善民生新举措,加大落实力度,切实把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

  今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民生优先,以“医改、校舍安全、文化、养老”为四大着力点,一大批民生项目加紧实施。自8月1日起,民生工程战役作为我省实施的五大战役之一,全面打响。

  民生工程战役首战是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省委、省政府为此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福州市、厦门市对口支援受灾严重的三明市、南平市。目前,灾区重建正加速推进,干群一心,确保把重建工程打造成为造福工程。

  与此同时,深化医改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已覆盖3546.43万人,渐渐向“全民医保”迈进。其中,9.19万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10.33万名困难企业职工也被纳入医保,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推行医疗就诊“一卡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13家省属医院(包括在榕部队医院)实现“一卡(社保卡)通行”。

  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实施,截至7月底,全省校安工程已开工1418个项目、294.77万平方米,已竣工612个项目、113.73万平方米。据了解,我省计划3年内各级财政安排85.83亿元,实施校舍加固、重建等安全工程。

  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百姓受益的重点。今年,我省将新建和改扩建500个乡镇文化站、建立3132家农家书屋、在所有县(市、区)中心城区建成1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继2009年建设18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之后,今年我省将再建10个县级中心,建设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100所农村敬老院,目前已建成18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此外,民生工程战役确定的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6.38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4.84万户,在全省78个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建成邮政局所等各项任务,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段金柱)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