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特奥会见证中国经济奇迹下的人文关怀和人道情怀
规模空前的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正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韩国、新加坡的1712名特奥运动员会聚榕城,挥洒汗水,收获欢笑、自信和尊严。那一张张在阳光下绽放的笑脸,见证了中国积极推动特奥事业发展的努力,折射出中国经济奇迹之下熠熠闪耀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光芒。
中国特奥事业赢得世界尊重
中国每年都举办特奥项目的全国性锦标赛,带动了特奥运动在全国各地的普及和推广。中国有智障人士900多万人,特奥运动员已接近100万,这样的参与比例在世界上也算是很高的。
“中国的特奥事业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对中国特奥事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还积极参加国际特奥运动交流与合作,1996年举办了首届亚太区特奥运动会,还组团参加了6届夏季、5届冬季世界特奥运动会。2007年,影响空前的第12届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
国际特奥会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兰柏瑞在福州表示:20年前,中国还是我们特奥大家庭中较小的组成部分,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我们中最大最成功的部分了。世界上很多的特奥项目都在向中国学习。
带团来福州参加全国特奥会的香港特奥会主席叶肇和说:“中国特奥运动水平在世界上也许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发展最快的。”
特奥运动激扬生命改变人生
20日上午10时,在福州市杨桥路河南社区“福乐家园”,年轻的王金花老师正在手把手指导智障青年宋志宏画画。34岁的宋志宏今年代表社区参加了福州市特奥运动会踢点球比赛,并获得第一名。王金花告诉记者,得奖回来后,小宋心情好极了。他不仅把自己获奖的蛋糕分给了社区里的邻居,还在日记里写到:“回到家激动得不得了,中午睡觉还在笑!”
2009年9月,福建省建成了首批10家“福乐家园”,它们依托社区资源和环境,可为智力残疾人群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安全常识、社会交往、文明礼仪、文化知识等全方位的教育课程。
像宋志宏一样,越来越多的智障人群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之下,逐渐走出心理阴影,迈出了融入社会的第一步。
参加本届特奥会的体育教练杜炎飞说,看着这些纯真的孩子们,我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是那么脆弱、那么无助,但在特奥赛场上,又是如此顽强。“特奥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在这些孩子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绚丽光彩
中国是人口大国,智力残疾人口基数大。根据2006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现在约有智力残疾人984万,包括单纯智力残疾人554万和多重残疾人中有智力残疾的人430万。
中国特奥委员会主席王乃坤表示,目前中国的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智力残疾人生活还相当困苦,他们在康复、教育、就业、护理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特奥运动还不够普及,区域、城乡间发展仍不均衡,促进特奥运动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
中国残奥委会主席王新宪认为,从发展阶段而言,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特奥事业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向体制化、机制化层面更快前进。
令人欣喜的是,在残疾人事业的制度化、常态化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已经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正如王乃坤在中国特奥高峰论坛上的呼吁,“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价值。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每一个残疾人,让每一个生命都在关爱的阳光下绽放绚丽的光彩!”(新华社记者 胡苏 江红 顾涓)
(据新华社福州9月22日体育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