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台胞节日逛榕城 祝福福州更美好

2010-10-07 08:11:54来源:福州日报

      江风习习,秋日气息渐浓;暖阳照耀,游人心旷神怡。在南江滨休闲道上,台湾著名画家吴清菊,台商江桢樑一家三口,台商简万贵和潘扬己等一边欣赏闽江两岸美景,一边畅谈多年来在榕投资、生活的点点滴滴。

      昨日,本报与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联手邀请在榕台胞走新路、逛新景、看新城,看看这与宝岛台湾一水之隔的第二故乡的新变化、新发展。

“福州女婿”的幸福生活

      汽车驶上国货互通,在新铺的沥青路面上,崭新的白色标线异常醒目,两旁轿车飞驰而过,路中央的绿化隔离带一片绿意。福州百家珍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桢樑看着窗外的崇山峻岭,指着路的远方,对10岁的儿子江欣城说,马上就要到三环了,这都是福州刚刚通车的市政道路,这里是高架桥,这里是通向八县的高速公路,这是鼓山……“哇,好壮观!”就读于群众路小学的江欣城被窗外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对记者说,自己虽然游览过西湖、参观过海底世界、去过森林公园、爬过鼓山、泡过温泉,却从来没走过这么宽敞的马路、没看过这样蜿蜒到“天际”的公路。

      小欣城虽是台湾籍,却是一个“老福州”了。父亲江桢樑早在1997年就落户福州,娶了仓山女孩林霞为妻,当上了福州女婿。小欣城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榕树下度过的。不会说闽南语的他却能用清脆的童音流利地说几句福州话,令人忍俊不禁。江桢樑看着可爱的儿子、温柔的妻子幸福地说,自己家乡虽在一水之隔的台湾,但是榕城见证了自己创业的艰辛、见证了自己幸福的生活、见证了多年来走过的路,他自己也见证了福州的每一点变化。

      车子驶向三环,东三环犹如一条巨龙从鼓山脚下向北蜿蜒,穿过金鸡山、罗汉山,向五四北方向延伸,旁边轨道上不时有动车飞驰而过。“我是一个‘福州通’!”江桢樑高兴地说,“路开到哪里,建设就到哪里,繁荣就到哪里,不久的将来,三环周边也将高楼林立、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我始终关注着城市周边的发展,如果有合适的项目和地块,我会第一时间出手,投资!”

五旬台胞的创业激情

      “道路宽敞了,城市洁净了,这一切变化太大了!”坐在车内,看着身边飞驰而过的美景,50岁的台胞潘扬己先生感叹道。

      潘先生是连江六福村农业休闲度假村总经理。祖籍泉州的他于1990年从台湾来到福建投资,1999年从漳州转战福州,主营餐饮业,后到连江县六福村承租农场,从事农业生态观光项目开发,目前六福村农业休闲度假村已成为榕城市民周边生态游的好去处。

      看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座座横架闽江两岸的桥梁,一条条宽敞便捷的道路,潘扬己说,跟他初来福州时相比,现在的福州大变样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向好,城市越来越宜居。尤其是今年,政府拆违力度加大,交通整治成效明显,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福州正在变大、变美。福州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些年来政府对台湾同胞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积极排扰解难,更多台胞愿意来此投资兴业。尤其是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西前景更好,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五缘”优势凸显,发展、投资潜力巨大。

      正是看好福州的发展潜力,潘扬己在连江投资兴办的六福村农业休闲度假村占地达900亩,投资800多万元人民币,景区内既开辟了采摘、射箭、划船等休闲游乐项目,又有婚纱摄影、餐饮等区域。“我们要把它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婚纱摄影外景基地。”潘扬己说,10月12日,全国婚纱摄影交流会议将在度假村举办,“最大外景”的大幕即将拉开。

      潘先生与老家在南平的妻子目前已经在三坊七巷附近购房安家,儿子也在福州上小学。他每天都要带着家人去南后街、东街口转转,感受榕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都市的繁华。

      台湾著名画家吴清菊看到生活多年的福州日益现代化,表示要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记录下福州的每一点变化。她爱人是地地道道的福州人,儿子也是在榕城出生、榕城长大,她打算“扎根榕城”。

举家来榕的美好憧憬

      今年63岁的简万贵先生1992年第一次到福州考察,次年就决定在福州投资办厂,于1993年11月8日在仓山区盖山镇中山村创设福州金宏昌机械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经营起重机械、建筑机械。经过几年发展,简万贵又设立了福州市琮源造漆有限公司,开始做油漆生意。

      汽车驶上鼓山大桥,门字形主塔高耸入云,两侧索缆紧连两岸,闽江在桥下静静流淌,远山无际,万里无云。简万贵第一次走鼓山大桥,兴奋异常:“通过这跨江大桥,有一种历史感,福州的变化真是快啊!”“我对福州很有感情,在这里生活了17年,很适应福州的气候和生活。虽然我妻子和家人在台北,但我已经将2个女儿叫过来打理这边的公司。”简先生表示。

      简先生说,他今年21岁的儿子目前在台湾读大学,读完大学,也准备叫他来福州发展,“随着福州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将会有更多的台商抢滩福州”。

      行程结束,大家亲身感受到了福州的巨大变化,也在心里默默祝福这座城市越来越美好。(本报记者 程仁山 郑雪 张铁国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