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长阅批七旬老教师来信 关注市民安居问题
“环境好,空气清新,生活配套设施也很齐全,住在这里挺好的。”连日来,在仓山区福湾新城保障房,不断有居民从市区搬来,看到新家,大家都觉得很满意。
住在福湾新城春风苑的退休教师陈绍榕,是3个月前搬进新家的。看到不断有新住户搬来,他特别激动:“现在小区越来越热闹了,条件也越来越好了,这得感谢省领导的关心厚爱!”
这一切,要从一封写给副省长、市长苏增添的信说起。
买报看电视不方便 小事只好“麻烦”市长
12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写这封信的主人公——陈绍榕。买菜回家的陈老,手里拿着当天的报纸,笑呵呵地迎了过来。老人精神矍铄,斑白的两鬓浸染着岁月的沧桑。
一进门,记者就发现陈老客厅书桌上摆满了整整齐齐的报纸。“这都是从旧房子那边搬来的,我平时没别的爱好,就爱看报纸!”一看就是50年,73岁的陈老现在每天仍坚持阅读数十种报刊,走到哪都要先找报刊亭。
因为原住地拆迁,今年7月21日,陈老和妻子从王庄新村搬到新的安置房——福湾新城春风苑小区。入住后的第二天,陈老在公园晨练后,准备到附近买份报纸,但逛了半天也没找到。去物业一打听,才知道小区四周没设报刊亭。晚上回到家,打开电视,结果全是雪花——有线电视信号还没开通。
“这些事该找哪个部门反映呢?”陈老嘀咕着,“平时看报纸知道市长非常重视民生,也许这事可以直接写信给市长说说。”8月16日晚,陈老把急需解决的问题写在信里,第二天一早,他就把信投进了路边的邮筒。
“小事”惊动市长 多部门“接力”联动
寄完信后,陈老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出去买报纸。
一星期后,小区路边来了一拨工人,又是挖坑又是铺线,陈老跑过去一问才知:工人们在安装路灯。几天后,春风苑小区周边的透浦一路、玉兰路路灯齐刷刷地亮起来了。小区门口“冒”出来的“海西报刊亭”把陈老乐坏了:以后买报纸方便了!更让人意外的是,整栋楼的有线电视也全部开通了!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副省长、市长苏增添收到了陈绍榕的信,得知居民“买不到报刊,连电视都没得看”时,当即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立即了解情况,尽快解决。
做好“小事情” 服务“大民生”
根据苏增添的批示要求,这封普通的市民来信在各有关部门之间进行紧张有序的“接力”。
除了设置报刊亭,开通有线电视外,小区周边的其他公共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路灯全部亮了,管道燃气正常开放,电信网络运行正常,市政排污管道接驳管网,卫生保洁不留死角,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生鲜超市也将于12月开业……
亮灯、排污、保洁、超市……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也是目前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据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保障性住房的配套设施完善早已被市长纳入重要的工作议程,苏增添多次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调研,要求进一步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所有配套设施建设。
看着一个个愿望逐渐变成现实,陈老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9月28日,他忍不住又给苏增添写了封信,表达心中的敬意和感激:“当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信是为自己解决困难,没想到真的惊动了市长,很多问题也为大伙一块解决了!政府真是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啊!”
福湾新城秋月苑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黄雅琴说:“随着小区周边各种公共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现在入住小区的居民越来越多了,目前仅秋月苑就有1700多户居民。因为小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许多居民把这里当做居家养老的好地方。”(福州日报记者 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