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蔬菜价格重回“1元时代”
我省成功调控市场解民生之忧
本报讯 (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张增田) 面对近期蔬菜价格“涨”声一片、百姓手上菜篮子越拎越“重”,连日来,福州在国内率先打响一场“菜价保卫战”,实现政府成功调控市场,让蔬菜价格重回“1元时代”,赢得市民拍手称快。据悉,目前这一做法已扩展到全省。
大白菜0.5公斤0.78元、空心菜0.5公斤1.28元、上海青0.5公斤0.78元……15日,在福州黎明永辉超市,记者了解到,这3种蔬菜价格分别比一周前降低39.1%、64.2%、43.5%。“菜价降了,我们老百姓当然开心啦。”正在挑选青菜的市民乐呵呵地说。
“菜价上涨,政府理当有所作为。”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场由政府主导的“菜价保卫战”,不仅体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始终把人民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同时也是政府对市场调控能力的一次成功检验。
据介绍,11月以来,省物价局通过监测发现,在全国各地蔬菜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我省蔬菜价格也呈普涨态势,全省19种蔬菜平均批发价17升2降,较上月底上涨8.6%,市场出现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现象,于是立刻上报省委省政府,并立即得到省领导高度重视。9日,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专程前往福州各大超市,实地考察市场供求和商品价格情况,要求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市场供应量多、质优、价稳。
为平抑菜价,福州市政府连夜召开协调会研究对策,将市民偏爱的空心菜、上海青、大白菜、豆芽菜等列为重点调控的蔬菜品种,并决定从10日起在永辉、新华都、蓝天等本土超市对这4种蔬菜实施销售指导价,由国有企业福州民天集团属下的蔬菜批发市场组织货源,以低于市场价的批发协议价批发给超市。进货价若超过协议价,将实施财政补贴。
为降低卖菜成本,蔬菜批发市场自9日到13日减免所有商户2%-5%的管理费。同时,非主干道开辟一些临时早市,提供给菜农卖菜,减少销售环节,让市民买到便宜菜。
在福州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为降低蔬菜批发交易成本,该批发市场对交易场内人工四轮车营运实行限价收费,免除进场车辆停车费,对卖方(交易点)送货车辆免费。连日来,蔬菜批发交易量由原来的2000吨/天提高到目前的2500吨/天。
政府调控措施的效果立竿见影。10日,福州本土78家超市大幅度下调菜价。在永辉集团50多家超市当天全下调菜价,整体平均下降两三成,最高甚至下调50%。
“这4种菜起到的作用可谓四两拨千斤。”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4种是市民最常买的,其他蔬菜价格若过高,销售肯定会大受影响,结果只能跟着降价。而一些外资超市也迫于压力,纷纷采取买一送一等方式进行促销。
“由于政府采取调控措施主要集中在零售环节,对我们菜农影响不大。”采访中,不少蔬菜种植企业表示,“相反,因为批发市场2%-5%的管理费减免了,我们的成本实际上是降了,而且销售量增大,可以说是受益不小。”
“由政府补贴只是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根据市场供需规律,只有加大市场供应,保证货源充足,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确保流通和商家利润在合理范围,才是长久之计。”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为了加大市场供应,我省出台一系列举措建设“菜篮子”工程,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现有城市副食品基地特别是蔬菜生产基地的改造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新增一批蔬菜生产基地。鼓励更多的涉农企业和菜农加大生产投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蔬菜上市量。同时,鼓励增加蔬菜调入,实现从“菜园子”直通“菜篮子”,通过开展生产基地与超市对接等形式,支持和帮助大中型蔬菜批发、零售企业与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强化价格监测预警,落实重点品种成本调查,发挥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市场的作用,确保物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