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宜居宜业的新城区转变中力求——
民生为本建马尾新区
已经投入使用的滨江廊道一期
美丽的马尾新城区
在“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中,福州开发区以新区建设、民生工程、产业转型为重点突破口,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他们把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都放在改善民生上,立足长远、夜以继日、大胆突破、全力推进,在各项工作落实上体现民生为本。
建设新区宜居为民
在马尾东江滨,马尾船政滨江廊道景观一期工程已见雏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只见人们三三两两来到滨江廊道,或散步闲话家长里短,或凭栏远眺江上渔火……眼前的情景让记者切身感受到,这里无疑已成为马尾人又一休闲好去处。
马尾区规划办主任林煜介绍说,马尾新城规划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中“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省、市主要领导对马尾区提出的“推动马尾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新市区转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区”的新要求,马尾区快速启动了马尾新城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委托深圳规划设计院编制马尾新城规划,并对重点区域修建性规划及各个专项性详规进行再完善、再提升,现已完成了马尾—快安控规编制以及快安城市综合体、马尾科技文化中心及快安总部经济集聚区规划设计。
在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开发区决定投入100亿元(年内新增投入20亿元),建设市政提升、快安城市综合体、马尾科技文化中心、马尾公交客运中心、天马山体育公园、船政文化创意、亲水绿化、危旧房及景观改造工程、琅岐旅游生态岛和企业总部建筑群等“十大工程”。
目前,开发区已启动三年累计投入11.3亿元,共计21条、面积78万平方米的快安大道、马江大道等市政道路新改扩建工程;完成了第一批50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拆迁和旧屋区改造的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为一体的科技文化中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基本建成了东方名城、水岸君山等住宅小区,天马山体育休闲公园一期、船政滨江廊道一期、市民中心广场等一批工程建成并向社会开放;城区主干道电网及电线缆化下地工程加快实施;“四绿”工程加快推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森林覆盖率达47.7%,今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区;环境保护工作跃居全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第7位……马尾离3年内实现城市大提升、面貌大改观,把马尾建设成为社会服务最好、宜居环境最美、安全系数最高、民众幸福感最强的新城区目标已越来越近。
经济转型长远利民
连日来,位于福州开发区江滨大道上的海西物流大厦项目建设工地,上百名工人加班加点施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明年7月,这个包括2座23层高楼的公司总部大楼项目将竣工投入使用。届时,这里将以钢铁电子商务交易为主要业务,每年可完成交易额百亿元。
在距海西物流大厦项目不远的儒江东路,今年“9·8”投洽会签约的总部经济项目——福州钢铁大厦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年底前将动工。
“在马尾江滨沿线,像海西物流大厦这样的总部大楼可不止一幢,其中的新日鲜和国脉科技等总部大楼已经投入使用,另有百事达、世纪国隆等一批企业总部大楼正在动工建设。开发区现已扶持、引进35家公司总部落户马尾。”马尾区副区长游力说,当前,福州开发区围绕“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推出了“十大工程”建设,企业总部建筑群工程即为其中之一,计划总投资超40亿元,建设102万平方米企业总部大楼。
发展总部经济,是‘推动马尾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新市区转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中,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的新定位。发展总部经济,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突破我区土地制约“瓶颈”出发,从原有的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向新的以工业设计、产品研发为主的高端服务业转变,从而将马尾打造成为真正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为加快总部经济发展速度,马尾区启动建设沿江滨千亩总部经济集聚区,现快安总部集聚区的控制详规已经获批并完成规划修编,近期已推出7块地,并已有多家总部公司中标开始筹备总部大楼动建前期工作。开发区将在这千亩土地上,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为开发区每年新增100亿元以上营业额和10亿元以上税收。
目前在马尾,仅从开发区起步并成功在海内外上市的公司总部就有13家,华映液晶(借壳闽闽东)、网讯科技、福建上润、飞毛腿、新日鲜等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融资30多亿元,公司将所募集资金全部投入总部所在地马尾。还有数家上市公司已向证券委上报了再融资方案,可再募集资金20多亿元。当前马尾还有多家企业正在积极争取上市。上市公司已成为马尾区利用外资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并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
产业转型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优化了开发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地方财力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并成为改善社会事业的财力源泉。
经济成果惠及于民
近日,开发区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已经区委常委会批准施行,也就是说,福州开发区已成为全省首例施行“12年免费教育”区域。
记者在开发区教育局了解到,开发区共四所公立中学,有近5000名高中生,开发区每年将因免收学费而专项支出近千万元。
振奋人心的消息还不止这一个,福州开发区新农合管理中心节前接到文件通知,2011年马尾新农合筹资水平每人每年170元,高于省标准20元。标准高意味着报销比例也高,对群众来说这是好事,但更让群众高兴的是:除去各级政府补助每人每年140元外,今年要农民个人缴费部分也全部由开发区财政支付,这就意味着,马尾实行了新农合农民免费医保。
马尾区卫生局长张志强算了一笔账,目前全区参合率98.5%,参合人数66088人,每人每年30元钱就是近200万元。除去省市补助部分外,开发区已经为每个参合人每年补助101元,再加上这30元,按现有参合人数及新增部分计算,开发区每年将为这项为农民谋福利、办好事的新农合专项开支近1000万元。
提起开发区为民惠民,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数不胜数:在全省率先高标准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率先启动“五险合一”、实现“五险统征”,设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专户,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试点……
“‘推动马尾由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新市区转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以人为本。”开发区主要领导如是说,在开发区建设中,开发区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为开发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现在开发区建设宜居宜业马尾新城区,就是要让开发区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区百姓。(冯秀彬 于千 文 陈晓静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