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在跨越发展中再写辉煌

——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分组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侧记

2010-11-24 08:49:15来源:福建日报

      22日至23日,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审议《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

  在收官“十一五”、布局“十二五”的重要时刻,这一场全会的召开,尤为引人注目。与以往省委全会不同的是,这次会议,特别请来了一批党的十七大代表和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的基层同志、专家学者。

  会场内外,与会代表热议福建发展之路。抢抓机遇、加快转变、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些频频出现的热词,渐渐汇聚全体代表的共识,形成福建“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一次次的集思广益、一场场的激情讨论,寄托着希望,承载着期盼,表达出全省干部群众对福建未来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憧憬。

  回眸“十一五”

  ——成就辉煌的五年

  “过去五年,我省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人欣慰。省委、省政府在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近密集出台的一批惠民政策更是温暖人心。”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漳州市医院院长马旭东对近年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有着切身体会,“县医院、农村卫生院越建越好,基层百姓就诊更加方便,特别是农村基层医生的培养,让农民兄弟获得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马旭东院长的感慨是由衷的。过去的五年,福建的的确确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

  这五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这五年,福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福建在全国大局中地位显著提高。

  “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部署切合福建实际,带动全省上下拼搏奋进,各项事业取得了突破进展。”对于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集中力量所抓的一批大事要事,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武夷山华侨农场主任余珠灿在讨论中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系列举措在我们完美收官“十一五”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回首“十一五”,大家在讨论中认为,业已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我省在新的五年里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一年来形成的福建新一轮发展热潮,将有力地促进福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展望“十二五”

  ——实现跨越的五年

  未来的五年,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

  福建在这五年间,将如何演绎一段新的辉煌?

  “福建的责任将更加重大,服务全国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的使命也将更加重大。”与会代表在讨论中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家底还不算厚实”的福建,实在“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

  “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努力突破!”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冰表示,“新兴高科技产业、创新产业的发展应当是福建加快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高科技产业布局,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形成新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实现跨越发展,人才是关键。”党的十七大代表、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郭祥群认为,“‘十二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设备等软、硬件,尤其是要结合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需求,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

  从扩大内需到产业支撑,从城乡统筹到基础设施建设,从资源节约到环境保护,与会代表们为“十二五”的福建献计献策。大家对未来五年既抱着热切的期待,又不失冷静的思考:“未来的征途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可能依然突出。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走出一条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路子,在转变中实现跨越,在跨越中促进转变。”

  期待“十二五”

  ——更加幸福的五年

  “省委在制定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第一次提出了‘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样的新理念,令人十分振奋。”讨论中,许多代表都共同注意到了“幸福指数”这一新提法。

  这些年,省委省政府坚持集中新增财力办好惠民实事。福建全面实行了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今年,全省力推“校安、医改、文化、养老”等四大民生工程。最近,又确定了商业网点建设、公交、学前教育等十项事关群众利益的实事。不久前,针对菜价上涨,省委书记、省长还亲自过问“菜篮子”。

  一项项惠民举措,提升的正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中,省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其出发点,就是要让福建人民在分享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体会到更深切的幸福感。

  党的十七大代表、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对这样的幸福有着独到的理解:“省委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发展,构建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我们感到非常振奋。特殊教育目前还应当努力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头延伸,这项工作做好了,将为更多的残疾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幸福。”

  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宁德职业中专学校副校长雷晓英认为,“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缩小各地区间工资劳动待遇等方面的差距,建立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

  “福建卫生资源总量依然不足,‘十二五’期间,还应当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围绕就学、就业、就医等民生事项的热烈讨论,一点一滴地丰富着幸福的内涵。

  “十二五”的发展途径,在讨论中越议越明晰;“十二五”的美好前景,在讨论中越绘越丰满。

  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对于这样的“十二五”,福建人民信心满怀。(潘绣文 周琳 兰锋)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