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宜居宜业魅力鼓楼
鼓楼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中心区,省会城市的核心城区。今年初以来,鼓楼区按照省、市要求,立足新起点,强化新作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加快转变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省会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近年来,鼓楼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都市产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0月,该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7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之一,是我省唯一入选的区(县)级单位,鼓楼区服务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
福州首家LV专营店开张,星巴克咖啡在南后街开门迎客,王府井百货等知名零售企业将落户恒力城,福州商贸大厦、安泰楼、聚春园等老店将改造提升……今年初以来,鼓楼区的商贸业态和消费层次进一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目前共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300多个,涵盖服装、鞋帽、餐饮、首饰等各个门类,海西“时尚之都”魅力尽显。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不断壮大,83家世界500强企业、42家中国100强企业在鼓楼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全区税收超千万元楼宇有75座,其中超亿元楼宇13座。
对台产业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推动服务外包、动漫创意产业全方位对接,引进国内首个两岸产业投资基金——海峡汇富基金入驻鼓楼。国泰产险福建分公司顺利开业,成为国泰产险在大陆地区设立的第二家省级分公司。
作为福建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福州软件园、福州高新区洪山园2个国家级高新园区为载体的鼓楼高新产业蓬勃发展。福州软件园荣获“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杰出园区”及“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称号,已成为我省最主要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聚集地;福州高新区洪山园加快“腾笼换鸟”步伐,新落成的鼓楼科技商务中心已有11家企业预约登记入驻,园区预计今年可完成总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3.6亿元。
三坊七巷、都市温泉这两张鼓楼旅游的“烫金名片”愈加闪亮。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可供游览景点达20多处、1.8万平方米,预计全年游客量可超800万人。市直机关澡堂、工人澡堂、温泉澡堂等一批老字号温泉澡堂陆续整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福州软件园动漫基地通过国家影视动漫实验园验收,白马路创意大道建设持续推进,福州首家文化创意园——“芍园壹号”今年海交会期间正式开园。
生态宜居 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去年以来,鼓楼区围绕建设宜居城市和构建“15分钟低碳生活圈”目标,加大城区改造力度,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多拆少建,留绿留白,城区面貌不断改善。
今年,鼓楼区共启动旧屋区改造项目18个,续建安置房、保障房项目9个。目前,已启动山头角、国棉厂、开元寺一期、杨桥一期、陆庄沿线等18片旧屋区改造并正有序推进。投资8亿元的灰炉村、公正二村等5片安置房已全部动建。丞相坊等安置房项目已竣工回迁,五凤家园等3片安置房年底前将陆续竣工。
围绕15分钟出行目标,鼓楼区加大城区路网建设力度,去年以来,全区先后完成了甘洪路、得贵路等多条道路的建设拓宽,目前,观凤亭路北段、福飞路等道路扩宽改造正加紧进行。5年来,该区先后筹集资金1500余万元,对83条小街巷进行改造提升,今年又投入500余万元,改造湖前巷、天皇岭等20条小街巷。金泉路、琴湖路、乌山西路等景观改造已于日前完工,鼓屏路景观改造将于年底完成。
早在5年前,鼓楼区就把人均绿地面积、空气质量等生态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今年,鼓楼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乌山历史风貌区石林景区、冰壶景区等改造修复完毕,乌山南麓旧貌换新颜;新增公园景区绿地和各类绿地约8.28公顷,安泰河公园、光禄吟台公园等绿地公园深受群众喜爱,“15分钟绿色生活圈”粗具规模;西湖、左海水环境整治工作继续展开,安泰河等5条内河完成截污工作,西北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连续14年保持100%达标,辖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0%,居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民生优先 社会保障全面加强
鼓楼区始终将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又提出“做强教育名片、做好卫生保障、做优养老服务、做实就业援助、做足社会救助”的新目标。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今年鼓楼区启动洪山小学、湖滨新城小学、鼓楼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等9个项目。据统计,近年来,鼓楼区投入新建、改扩建教学楼等累计总投资逾4亿元。由区财政拨款2300万元建设的井大小学综合教学楼将于12月投用,鼓二小、铜盘小学、鼓五小等6所学校预计明年8月份前交付使用。“社区卫生服务15分钟服务圈”在鼓楼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初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生活在鼓楼的老人是幸福的,该区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32个,10个街镇均设有200平方米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支由50多名专业服务人员与60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每天为1089位困难老人提供无偿和低偿服务。全区养老机构达到9家,床位达1400张,超过每千名老人拥有10张床位的国家标准。
努力打造“15分钟低碳生活圈”,为居民提供免费、便捷、绿色的出行方式,配合福州市的“限电限摩”工作,从9月1日起,在全市率先开展便民自行车试点工作,首批试点10个街镇78个社区,投放由政府出资购买的546辆自行车,免费供居民借用。
此外,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今年1~10月共发放低保金265万元,发放副食品价格补贴和生活补贴金74万元。今年初以来,全区新增就业人数2.4万人,78个社区全部实现充分就业,军门社区跻身首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认真及时办理“12345”便民呼叫热线市民诉求件,今年1~10月共受理群众诉求12987件,按时办结率达99.52%,社会反响良好。
党建科学 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鼓楼区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党建的新要求,积极创新基层党建的思路、方法和载体,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走出一条具有鼓楼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该区紧紧围绕“当创先争优楷模、做海西时代先锋”主题,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创先争优活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媒体先后对该区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林丹、章欢芳等先进典型进行专题报道。在“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过程中,动员引导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比实干、比速度、比水平,创先进、争优秀,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截至10月份,该区列入市“五大战役”的8个项目已完成投资2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差额”,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树立重视基层干部的用人导向,在省、市产生较大反响。今年,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方式,新选拔8名副科级领导干部;继续开展和完善从事业编制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公推公选街道副职领导工作,逐步形成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制定引进人才、调动人才优惠政策措施,推出福州软件园管委会副主任职位向台湾地区高薪聘请,以及5个机关事业单位岗位面向全省公开遴选。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与合作,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今年福建省政府首次表彰30位福建省软件杰出人才,其中17位落户在软件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