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时时处处不忘群众利益

—— 三论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精神

2010-12-06 08:41:35来源:福州日报

      市委九届十五次全会通过的福州市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的发展定位,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普遍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城乡群众,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为我们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百姓为大,民生最重。“十二五”时期是福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负重爬坡、突破瓶颈、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越是工作艰难、任务繁重,我们越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切实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时时处处不忘人民群众利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时时处处不忘群众利益,就要树立群众观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智慧之源、胜利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归根到底是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把群众诉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工作做在执行之前,把群众利益落实在实施之前;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时时处处都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为民解忧而不与民争利,真诚服务而不推诿扯皮;在工作上依靠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大限度地从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时时处处不忘群众利益,就要大力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过天,对民生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福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5年,城区公园公厕全部免费、公交车免收空调费、出租车公交车加大投入、保障房限价房加大供应、教育医疗卫生支出逐年增加……成绩属于过去,辉煌属于未来,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做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让福州的“家底”更殷实。同时,集中新增财力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坚持不懈抓好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使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得到优先解决,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时时处处不忘群众利益,就要着力富民惠民。“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巩固改革成果,稳定发展大局;要善谋富民之策,多办惠民之事,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古人云:“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民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消费能力增强了,才能真正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富民惠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我们要一心一意为民谋利,千方百计助民致富,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努力提升福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