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键词描绘开局之年蓝图
——福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解读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篇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昨日,市发改委主任林钟德向大会报告福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这个提请大会审查的书面报告指出,今年全市将继续实施“五大战役”等战略部署,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430项,年度计划投资900亿元,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各项建设,以夯实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关键词:大项目
展望: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430项
全面实施新一轮“五大战役”,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是大型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能够持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的投资。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430项,年度计划投资900亿元。
铁路:重点推进向莆铁路福州段、合福铁路福州段、福州至长乐机场铁路、福州至平潭铁路、可门港铁路支线、江阴港铁路支线、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等建设,推进沿海高速铁路、沿海货运铁路前期工作。
公路:加快国道主干线福州绕城公路西北段(闽侯段)、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京台线建闽高速公路福州段、福永高速公路、福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福州段一期)、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福银高速公路福州南连接线、沈海复线宁德蕉城至连江浦口高速公路福州段、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港口:大力推进江阴港区10#泊位、江阴港区6#和7#集装箱泊位、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散货码头、松下港区牛头湾作业区3#泊位建设,争取建成可门作业区4#和5#泊位。重点推进长乐机场改扩建、福州火车北站新站房、火车南站市政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
关键词:产业升级
展望:积极培育一批百亿元大企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壮大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抓好78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实施260项工业新增长点项目,推进139项工业技改项目,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
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力争东南汽车、德盛镍业等成为新的百亿元大企业。着力推动工业大项目建设,推进罗源德盛镍合金一期及冷轧不锈钢带、华东船厂修造船等一批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力争动建鼎元光电、南方石化等项目;争取宝钢重组德盛镍业、蓝星化工等一批前期项目取得突破。切实保障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服务业项目在福州布局。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大力度协调解决企业上市遇到的困难问题,力争“十二五”期间我市新上市企业超过40家。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区
展望:加快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
大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打造铁路物流园、江阴港区物流园、罗源湾港区物流园、闽江口内港区物流园、松下港区物流园、长乐航空港物流园、苏宁物流配送中心等园区以及物流分拨中心。
加快建设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专业市场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海峡汽车文化广场、海峡水产品批发交易中心二期、海峡西岸国际物流商贸城、浦上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海峡钢贸城等项目,动工建设海峡医药城等项目。
打造福州海峡金融商务区,力争使其成为福州未来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区,同时用好现有优势,重塑五四北路金融地标,推进海西金融中心建设。
着力推进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旅游集聚区建设,重点建设连江贵安温泉、桂湖生态温泉、永泰汤埕温泉、闽侯光明谷温泉等项目。
加快建设长乐海西动漫创意之都、连江(时代华奥)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园、海峡(永泰)影视基地等重点创意产业基地。进一步发挥芍园壹号、榕都318、福百祥1958、中国漆空间等特色创意产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加大文化创意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引进培养力度。建设“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寿山石博物馆及综合交易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街。
发展特色专业楼宇,打造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五四路商务区,推进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海峡金融商务区和仓山浦上商务区建设。
关键词:民生保障
展望:开展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
加快中心城区危旧房(棚屋区)、城中村成片改造。加快推进大学城二期安置房、红星苑限价房、公正新苑保障房等一批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给,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加强“菜篮子”工程和市场供应保障工作,做好粮食、蔬菜、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生产、流通、储备,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积极发展便民的现代商业业态。
加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海峡图书馆、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一批场馆建设。建设卫生城市,加快全市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设备装备水平。建设体育强市,积极申办第八届全国城运会,重点抓好海峡奥体中心及社区健身设施、路径、广场、公园等群众性健身场所建设,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关键词:宜居城市
展望:建设晋安河等一批江河沿线滨水公园
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地铁1号线工程建设,争取动工建设地铁2号线。强化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二环与三环之间联系通道,推进螺洲大桥、林浦大桥、淮安大桥等项目建设,改善过江通道分布不均状况,完善东部新城、晋安新城、马尾新区等新城区市政基础设施。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建设晋安河等一批江河沿线滨水公园,福飞路等一批干道沿线带状公园。推进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政污水管网系统和垃圾处理厂站建设,重点抓好连坂污水处理厂厂外管网、洋里污水处理厂三期及厂外管网、闽侯垃圾焚烧发电厂、连江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推进主城区防洪排涝及内河综合整治建设,重点抓好白马河、晋安河(光明港)、磨洋河等主要内河截污、防洪排涝、河道水质和两岸景观综合治理工程。
继续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推进荆溪、青口、龙田等省级试点小城镇和10个市级示范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医疗、教育、文化、供水、道路、绿化、电网、广播电视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