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春风送暖 润物无声

——福州市实施“春风行动”10周年纪实

2011-02-09 08:37:22来源:人民日报

      “别人和我比出身,我和别人比明天!”这是福建农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年级新生陈菁写在记事本首页的一句格言。

  陈菁来自福州市一个特困家庭,父亲因病下岗,全家仅靠母亲打零工支撑。在福州市总工会“春风办”的帮助下,陈菁从初中开始全家每年都会得到一定的资助。依靠勤奋刻苦,去年她如愿考上了农大。一家人为她高兴祝福时,高昂的学费通知却差点击碎了她所有梦想。就在此时,“春风办”再次雪中送炭。这一次人生中的大悲大喜,让小陈菁永远记住了那股“春风”。

  其实又何止陈菁一人。2000年7月至今,约600万人口的福州市,累计有180多万人(次)直接受益于“春风行动”。

  帮扶再就业,平稳过企改

  福州市“春风行动”始于2000年,时值福州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大批“4050”国企职工相继下岗,社会稳定面临严峻大考。

  民生基础是就业。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福州市委、市政府将扶贫解困的“春风行动”列为一项长期工作制度,各个职能部门层层分解目标,核心就是千方百计为这些特困群体解决再就业难题。

  为此,福州一方面连续实施“三年三万”就业转岗培训计划,出台《关于特困群体就业补贴援助实施办法》、《关于支持和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若干意见》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在全省率先对吸纳“4050”人员的用人单位和各类非正规劳动组织予以工资性补贴和社保费补贴,当年财政发放补贴费296万元。

  针对再就业群体中的特困部分,福州市政府又以政府买单形式,专门为他们购买了“三个一千”公益性岗位,即1000名交通协管员、1000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人员和1000名市容协管员,同时配送自行车,并率先在全国启动廉租房配给。“一岗、一车、一房”,福州仅每年市、区两级财政支付公益性工资就高达2000万元,并随经济发展逐年提高。

  下岗多年的潘平可,在福州市总工会帮助下,从制作贩卖早餐糕点起家,开办了自己的美可食品有限公司,并一跃成为全省食品类知名企业,逐步占据了大半个福州市场。如今已身为董事长的潘平可主动与福州市总工会联系,将自己企业中工作岗位敞开定向招募全市“4050”人员,目前美可公司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占全公司比例超过80%。

  与此同时,由社会力量一道参与投资建设的20多个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综合服务场所和275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织起的就业服务网络,遍布福州全市各地。“只要不挑不拣,保证让所有下岗、离岗的失业人员全部就业。”福州市“春风办”向全市公开承诺。

  “春风”阵阵,暖意浓浓。据福州市总工会统计,10年“春风行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7万多个(次),帮助14.5万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全市近20万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福州国企改革平稳过渡。

  春风荡榕城,处处有暖意

  10年来,福州市发展闯过一道道激流险关,更趋向好。“春风行动”始终没有停步,而且在继续突出帮扶就业的主题下,增加了更丰富的服务内容、更广泛的服务对象。

  自2006年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将“春风行动”进一步作为改善民生、解民忧困、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和便捷通道。在市“春风行动”领导小组的建议下,福州市先后制订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城区特困居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试行办法》、《“春风”助学实施办法(暂行)》、《突遭灾患职工紧急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将全市更广泛的困难群体纳入政策救助范围,并由此出台了有关促进就业、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教育等政策制度60多个(项)。

  同时,福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每人都与1至2户特困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全市3488名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分别与3473户特困职工结对帮扶,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先后选派数千名党员干部驻贫困乡村任职。“春风行动”各成员单位还建立了全市困难职工档案、城乡低保居民档案、城市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各类档案,并通过网络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福州市社会各界也纷纷投入“春风行动”。永辉超市连续6年发放“慈善爱心卡”,受助低保户超过1.5万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自成立以来主动承担起助学工作,至今累计帮助困难学生1.6万多人……

  “不仅要让每个榕城人受惠春风,每名在榕外来务工人员也是我们一家人。”福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春风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王玲说。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日益增多的情况,福州市在为他们提供免费职业教育的同时,还将更多的关爱延伸到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从2006年起,福州动员全市7家医疗机构参加“春风助医”活动,设立首批“福州市农民工优惠定点医疗机构”,对持福州市农民工优惠医疗证的就医农民工免收挂号费,减免药费、检查费、手术费等,至2009年底全市共设立59家福州市农民工优惠定点医疗机构,购药的农民工凭证一律优惠5%。全市有253家企业设立了职工医疗室,覆盖职工约10万人;2007年“五一”前夕,位于全市外来工最密集的金山浦上园内,“劳动者公园”开办了,市总工会在这里举办多场鹊桥会。反欠薪、购车票、急救助等一系列让外来工最担心的事情,也都纳入了福州市“春风行动”的内容。

  十年关爱润无声,不尽春风暖榕城。(本报记者 赵 鹏)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