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我省试点10项教育改革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广“小片区”管理

2011-02-14 08:16:16来源:福州日报

      本报讯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昨天在福州落下帷幕,这次会议为未来10年福建教育改革和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今明两年是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时期,我省将试点推进素质教育、均衡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招生制度、人才培养、大学制度、教师体制、闽台高校交流合作等10项教育改革,力争2012年取得阶段性成效。

片区优质校捆绑一般校

      长期以来,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势在必行。具体做法是:厦门市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他设区市分别确定2个县(市、区)作为县域内均衡发展试点单位,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适度集中办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

      今后,我省会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借鉴福州市台江区的经验,在城关地区全面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小片区”管理模式,将城区的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片区,以片区内优质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有效提高薄弱校的办学水平。会议提出,各设区市所在地和改革试点县年内要全面建立“小片区”管理模式,同时鼓励优质校通过集团化办学,带动一般校提升。

加快建设公共实训基地

      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对职业教育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将在泉州市开展区域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各设区市确定2个县(市、区)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广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会议提出,今年各设区市重点建设3至5个区域综合性或特色专业公共实训基地,省直有关部门重点建设10个行业公共实训基地。

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

      截至目前,全省有各级各类民办校和幼儿园4659所、占全省学校总数近1/4,在校生12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5%。福建是民营经济发达省份,民办教育发展和提升还有很大空间,启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具体做法是:在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探索建立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协调工作机制。

      会议提出,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及其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及其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完善财税、金融、土地、审批等优惠政策和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并在项目、师资、招生、教学等方面给予扶持。对于捐资和出资人不要求回报的民办学校,将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用地、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对于出资人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将享有国家规定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记者 许含宇)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