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唱响奉献之歌 浇灌文明之花

——台江区志愿者活动综述

2011-02-28 08:08:11来源:福州日报

    元宵节期间的闽江公园北园,花灯璀璨、美不胜收,数万市民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观赏台江区2011年元宵灯会。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有一群人放弃休息,主动参与灯会志愿服务,为市民提供讲解、保洁、安保、便民咨询及医疗保障等服务。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台江志愿者。

    开展文明劝导、清洁卫生环境、关爱 “空巢老人”……近年来,不论年长或年幼,学生或职工,越来越多热心志愿服务的市民聚集在“台江志愿者”这面大旗下,唱响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奉献之歌。目前,该区拥有各类注册志愿服务队伍150多支,志愿者4万多名。“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新风吹遍了台江的每个角落。

情暖空巢爱满台江



达道社区志愿者为雅蓉敬老院老人读报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记者走进位于达道社区的雅容敬老院。10多位老人围坐在大厅,有的晒着太阳打起纸牌,有的眯着眼睛听社区志愿者朗读当天的报纸新闻。

      当天,来看望老人的共有4位达道社区居委会的志愿者。几乎每天都能在这个敬老院见到社区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不仅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还帮忙打扫卫生、开展义诊活动。

      雅容敬老院的成立也与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编外志愿者”有关。上世纪90年代,社区居民郑雅容发现社区里有许多老人无人照料。2001年底,经民政部门审批,郑雅容将自己4层楼高、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房子修建成如今这个可容18位老人居住的敬老院。自创办以来,敬老院已低偿或无偿收留过数十位孤寡老人。目前,住在雅容敬老院的有13位老人,最大的99岁,最小的也已70岁。

      近年来,台江区积极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扎实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突出“关爱‘空巢老人’”这项服务内容。一支支组织有序、服务有效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者服务队,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一幅温馨动人的爱心画卷。

      每逢传统节日,台江区都会以关爱“空巢老人”为重点内容,开展“爱在台江、暖在榕城”为主题的各种活动。“拗九节”组织“游闽江、观美景、品甜粥、尝爱心”活动,邀请百名“空巢老人”、低保老人乘游艇畅游闽江,共话台江新变化;“重阳节”举办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的大型敬老助老爱老志愿者现场服务活动;“老年人健身舞蹈展示会”“社区老人才艺大比拼”“孝老爱亲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也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凤凰社区“金厝边”志愿服务队成员魏玉钦虽年近六旬,却5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帮助因中风而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许玉雅,帮她买菜,在生活上照顾老人。许玉雅感动地说:“即使是亲生姐妹也不一定做得到啊!有这样的好邻居,真是我的福气啊!”

      凤凰社区的绝大部分居民都体验过“金厝边”志愿服务队的便民服务,如义务理发、补衣服、维修家电、修路灯、修水管、掏化粪池等。社区“空巢老人”王玉枝告诉记者:“‘金厝边’志愿者服务队贴心又周到,虽然我是独居,但有他们在,我一点儿都不孤单。”去年,凤凰社区因倡导邻里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被列入全国社区志愿服务联系点。

为文明创建添砖加瓦

台江志愿者开展交通文明劝导

      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活跃在台江区的各个志愿者团队无私奉献,用爱心与热忱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添砖加瓦。

      创建过程中,数千名志愿者走上街头,进家入户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普及城市公共文明理念,并征求社区居民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意见,让这项工作得以家喻户晓。

      在全市交通管理综合整治行动中,台江区启动“文明示范路口”创建活动,数百名志愿者参加培训,组成交通文明劝导队。每当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在主要交通路口,你都能看到头戴红帽、身披绶带的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手持小红旗,对过往行人、车辆开展文明劝导,使违章闯红灯、越线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

      在元宵灯会和海交会等大型活动中,台江区的数百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为市民提供志愿服务并进行文明劝导,维护活动现场环境卫生和秩序,协助民警、保安引导车辆停放,为各项活动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围绕普及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改善城区环境等主题,广大志愿者在台江区相关部门的组织与推动下,积极参与“万个家庭学礼仪”“倡导文明新风”“践行雷锋精神、倡导公共文明”“文明交通志愿行动计划”“红红火火过大年”等多项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强劲动力,也涌现出一批“十佳志愿服务队”。

      福州外贸职专“学技能·献社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虽然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却已成为台江志愿服务活动的一支“生力军”。志愿者们将所学专业技能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为社区居民义务维修、维护电脑,提供推拿、按摩、刮痧等保健服务,开展家庭用药安全知识宣传等。

      成立于1994年的福州十五中“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由清一色的学生组成。无论炎炎烈日还是严寒的冬日,志愿者们都手执红色交通旗,配合交巡警和交通协管员开展文明劝导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福州文明城市创建贡献力量。

      由关工委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劳模、老战士、老党员等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志愿者组成的“夕阳红净化网吧”志愿服务队,每周定期巡查网吧,成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此外,瀛洲街道瀛东社区“时事政策宣传”志愿服务队天天读报,让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其经验得到中宣部认可,并列入中宣部汇编的《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一书;福州东南眼科医院“光明天使”志愿服务队9年来为近22万人免费检查眼病,为3000多位贫困患者实施全免费手术;台江供电局“真情365”电力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为孤寡老人、五保户、贫困家庭义务检修线路;鳌峰街道亚峰社区“119平安”志愿服务队已参与火灾扑救30多次,是保卫社区平安的“忠诚卫士”……

突出省市共建共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去年4月,我市首个区(县)级志愿者联合会在台江区成立,4万多名志愿者有了自己的“家”,台江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评之年,台江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在谈及全区志愿者服务发展规划时说:“今年将着力实现志愿服务的3个转变,即在队伍上实现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在活动时间上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在管理上由松散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

      据介绍,今年该区将继续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与共建共创活动紧密结合。目前,全区10个街道73个社区已全部与省市区直单位、驻榕部队和在榕高校完成共建对接工作,大部分社区和共建单位已经开展了共建共创活动。

      此外,该区还将进一步规范注册登记制度,健全志愿者相关台账建设,统一制发志愿者证书。依托行业协会、专门学会和基层宣传教育阵地,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突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突出专业服务的优势,突出共建共创,突出“关爱‘空巢老人’”,赋予传统项目以新的内涵,使志愿服务发挥新的作用。同时,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继续深入开展“爱在福州,暖在榕城”“红红火火过大年”“讲文明树新风”等品牌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窗口行业志愿服务,动员公共服务行业和涉外窗口行业的干部职工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为人们提供各种延伸服务和便民服务。大力宣传志愿者风采,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使志愿服务理念得到更多基层群众的接受和认同,形成“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本报记者 杨莹 吕路阳通讯员 陈晓 林锋锋 文/摄)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