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年继续为民办20项实事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缓解幼儿入园难。记者俞松 摄
要 点
●住房建设:市本级承建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8989套
●交通出行:螺洲大桥林浦大桥今年建成,新增公交车610辆
●教育收费:新建、改建28所公办幼儿园,今秋中职校新生免学费
●医保社保: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社保卡就诊一卡通
●救灾避险:建成58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单个场所容量不小于300人
●“菜篮子”:升级改造20个集贸市场,建设便利店80个
本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2011年,市委、市政府将从20个方面入手,继续为城乡人民兴办一批实事,内容涵盖出行、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升级改造20个集贸市场
在加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便民网点建设方面,今年我市将建成“菜篮子”工程生猪基地31家,禽蛋基地15家,蔬菜基地20家;建设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设施大棚项目1万亩;升级改造20个集贸市场,建设便利店80个。
同时,将开展肉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现食品跟踪、信息上传、数据处理和追溯查询功能,确保食品消费安全。
建经济适用房1000套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本级承建廉租住房建设589套、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公共租赁住房7400套、限价房21162套。
全面完成“村村通客车”工程
今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森林综合保险,其中,生态公益林480.61万亩全部参保;商品林552.3万亩,力争投保率达80%以上。力争全市115万亩水稻的种植保险投保率达80%以上。
我市将全面完成农村“村村通客车”工程,在农村等级公路及具备通客车安全条件的公路开通农村客车,并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80公里。此外,我市还将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000户,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2300口。
新增公交车610辆
螺洲大桥、林浦大桥将在今年建成,还将对福新东路、福兴大道等总长12公里的6条城市道路进行改建、扩建,并对50条支路、街巷进行整治,做到路平、灯明、水畅、整洁、无障碍。
在完善公共交通方面,今年我市将新增公交车610辆(普通公交车350辆、清洁能源车260辆),更新普通公交车150辆,新建公交首末站10个,改造市区公交停靠站100个,优化公交线路20条,20条公交班线延长服务时间,在中心城区所有公交车上安装车载GPS监控系统,并投放清洁能源出租车300辆。
加强内河整治和垃圾处理
今年将实施晋安河水系内河截污工程,全面实施磨洋河综合整治,完成截污、桥梁改造、驳岸及清淤工程。
垃圾处理方面,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将动工建设,扩建600吨/天的焚烧生产线。
新增城市绿地44处
为加快推进绿化美化,今年我市计划新增44处城市绿地和460处立体绿化,在市区、各县(市)城关分别建成一座面积达10公顷和6公顷以上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城市道路的绿化美化也将大力推进,今年我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将达95%以上,并建成3条以上城市林荫景观道。
闽江干流水质功能95%达标
今年我市将通过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快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县乡生活污染治理,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整治影响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的排污行为,规范饮用水源环境管理等举措,确保闽江流域干流水质功能达标率达到95%,支流达到80%以上,市、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流域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
同时,连坂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将达到3万吨以上,浮村污水处理厂将建成投入运行,并对西区北区水厂一级水源保护区上下店路居民实施搬迁。
新增130座公厕
我市将在年内新增103座公厕,其中,市本级75座(新建独立式66座、改造提升9座)、县(市)城关及试点小城镇28座。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今年,我市将新建5所乡镇卫生院,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2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福清市医院新院;建设完善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到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环境和服务水平。基层医疗机构还将实施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建成居民健康信息系统。
我市将继续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低保入园幼儿每年补助千元
继续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完成建设任务32.2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1.2万平方米、县(市)级31万平方米。
为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今年全市将新建、改建28所公办幼儿园,其中,市本级16所、县(市)级12所,实现全市每个乡镇、每个街道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对城乡办园规范、质量合格、低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
我市中职教育将逐步免费,今年继续对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生及农村低保家庭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免除学费。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全市中职(含技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
为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从2011年开始对全市城乡低保家庭约6500名入园幼儿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保教费补助;对市属高校6000名贫困学生和2000名特困学生进行资助,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助学金由原来3000元提高到4000元,其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由原来的1500元提高到2500元。
实现新农保试点全覆盖
今年我市将在巩固和推进晋安区、连江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将剩余县(市)区全部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实现新农保试点全覆盖。
同时,我市将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6万元提高到12万元,并提高成年居民参保的财政补助标准。
城乡困难居民可获医疗救助
城乡低保、五保、“三无”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和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年内将获得医疗救助。我市还将建立专项救助资金,对城乡困难居民实施若干病种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残疾儿童康复项目也将实施,290名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贫困学龄前残疾儿童每人可获得5000元的康复费用。
建成58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年内全市将建成2240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形成覆盖全市所有建制村(社区)的避灾网络。
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我市将完成58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每个县(市)区建设3至4处县级避难场所,单个避难场所容量将不小于300人,并配套建设供水、供电、厕所、标志、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等,其中要有1个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记者 李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