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系列评论(1-3)

2012-04-10 08:33:50来源:人民日报

    不久前,中央决定把2012年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旨在把创先争优活动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融为一体,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深化创先争优,以创先争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央的部署决策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应注意哪些方面,本栏目从3月20日起推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编  者

目  录

    ◇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论之一:调查摸底,重在情况明底数清

    ◇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论之二:分类定级,不能简单化“大呼隆”

    ◇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论之三: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Page]

调查摸底,重在情况明底数清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论之一

盛若蔚

  目前,基层组织建设年已经全面启动,各地正在开展调查摸底。只有把底数弄清、情况吃透、问题找准,分类定级才有依据、整改提高才有内容、晋位升级才有目标。

  调查摸底,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才能取得发言权。基层党组织面广量大,情况千差万别,必须下大功夫、花大气力,逐个调查,逐个研究,全面掌握基层党组织的真实情况,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全面覆盖。要坚持领导带头,推动各级干部扑下身子、静下心来,一竿子插到底,深入村组社区、田间地头,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中,听真话、察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搞好分类定级、整改提高提供依据,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调查摸底,旨在摸清底数、心中有数。要从基层党支部入手,对照“五个好”标准和“一个好的支部、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一个好的保障机制”的要求,重点围绕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工作保障是否落实、作用发挥是否充分等方面,对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逐个建立台账,做到信息准、底数清、情况明。尤其是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分门别类梳理,认真研究分析,查找原因症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对象,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创造性地抓好落实。

  调查摸底,要讲求方法、务求实效。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有效形式,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增强调查摸底科学性实效性。要多层面、多渠道、多角度调查了解情况,既要充分听取上级领导的意见,又要广泛了解基层群众的反映;既要到工作基础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深入困难问题较多的地方去研究问题;既要注意掌握面上共性问题,又要重点查找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组织个性问题,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掌握情况,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避免一般化、简单应付,努力把这项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Page]

分类定级,不能简单化“大呼隆”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论之二

盛若蔚

      搞好分类定级,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最近,中组部专门下发《关于做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分类定级的基本要求、主要指标、具体办法和推进措施,必须扎扎实实抓好落实。

  分类定级目的在于把动力激活,实际上也是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体检”,通过自己反思、群众“把脉”、上级党组织帮助“诊断”,弄清目前状况如何,问题是什么,原因在哪里,为落实整改、晋位升级做好前期准备。总体上看,各地分类定级工作抓得比较扎实,但也有一些地方怕麻烦、图省事,随便一分了之;有的碍情面、降标准,就高不就低。这种简单化、“大呼隆”的做法,很容易使整改提高失去针对性。只有把分类定级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使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有压力,创先争优有动力。

  搞好分类定级,核心在于科学分类,把等级定准。基层党组织面广量大,地域行业差异较大,工作基础各不相同,分类定级标准不能照搬照抄,千篇一律。必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实际,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要求,把先进、一般和后进的标准细化、量化、具体化,使分类定级标准富有操作性、更具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情况,对每个基层党组织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比较、定准等级。要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深入研究每个基层党组织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整改,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晋位升级奠定基础。

  搞好分类定级,关键在于规范操作,把工作做实。分类定级是整改提高的基本依据,必须高度重视、专门安排、精心实施。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直面问题不回避,把握标准不降低,一把尺子量到底,切忌讳疾忌医。应按照“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上级党组织评定”的程序进行,注重开门定级,广泛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放在阳光下“晒一晒”,使所定等级让基层党组织服气、让党员群众认可。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使分类定级的过程,成为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的过程,成为凝聚共识、理清思路的过程,成为强化举措、增强信心的过程。

[Page]

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论之三

盛若蔚

      基层组织建设年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看能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基层组织建设年正处在调查摸底、分类定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核心是找准问题,为下一步整改提高、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问题找不准,就像枪口没有对准靶心,看病没有把准脉搏,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调查摸底、分类定级阶段,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要用“五个好”的镜子照一照,用“五个一”的尺子量一量,深入查找带头人队伍、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努力把问题查清楚、查明白、查具体、查准确。只有把问题找准了,下一步工作才有方向,整改提高才有目标,思路措施才会正确,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各项工作才有针对性、实效性。

  能不能把问题找准,是态度问题,也是方法问题。正确的态度,就应该敢于正视困难和问题,勇于亮出短处和不足,切忌避实就虚,敷衍应付,讳疾忌医。如果绕着问题走,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最终积重难返,反之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善用显微镜,抓住重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善用透视镜,由表及里,触及实质,找准病灶;善用望远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医未病之病;善用聚焦镜,广泛听取上级党组织、党员群众意见,进行多方会诊,确保找出的问题切合实际,准确具体。

  找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问题、找准问题只是第一步,还要逐个分析、逐个研究,弄清楚难点在哪里,阻力在哪里,症结在哪里。尤其是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流动党员管理、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基层党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深入查摆、深入分析、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事情紧迫就办什么事情,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项目推进,明确哪个问题由谁负责、从哪里切入、采取什么措施、什么时候完成、达到什么目标,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