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头条新闻 >> 正文

中国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

2015-05-26 16:20:19来源:福建日报

      5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胡海波的题为《中国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问题的系列讲话,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国文化战略的内涵也愈发明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是文化战略的基本前提。当代中国文化战略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制度保障、实践养成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大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积极引领多样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纳,从而生成一种和谐有序、动态发展的文化生态。形成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文化发展格局是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维护文化安全是文化战略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当代中国,多元多样的思想文化异常活跃,不仅使现代文化生态呈现出生命活力,也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但也使意识形态工作、维护文化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凸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同志把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地定位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意识形态的本性和功能决定了它必然地表现为批判性和建设性两种相反相成的属性。正面宣传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国家政权的建设性,舆论斗争则体现了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思想及各种错误观点的批判性,两者是意识形态工作、维护文化安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文化战略的价值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大思路,就国内文化生态而言,主要是强基固本,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国际文化交流而言,主要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强国的地位和影响。


 
 

责任编辑:何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