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奥林匹克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启示

2008-08-29 15:25:52来源:《福建日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在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怎样通过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建构一个和谐的国民健康文化、公平的国民健康制度以及可持续的国民保健方式,成为许多国家及公众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从《奥林匹克宪章》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尊重、公平以及绿色等价值理念出发,对我国国民健康进行分析,并提出与此相关的改善我国国民健康政策、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建议。

  ◆奥林匹克的尊重价值与国民健康文化

  2008年元旦,北京举行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中、法、英文版全球首发庆典,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贺词中说:“中国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推广奥林匹克价值理念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的奥运会将不仅仅是一届高质量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文化交流的盛会,并藉此来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价值观。”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曾说过,“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奥林匹克的尊重价值观应成为我国国民健康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或指导我国和谐的国民健康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因为它体现了公共健康体系中共同化解有关健康风险的社会危机,共担人文责任。

  公共健康也叫国民健康,可以定义为公众的或全民的健康,当一种健康问题由个人或极少数人扩展为一个更大规模的群体、一个区域人口甚至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时,我们就面临着公共健康的挑战和威胁,如2003年的“非典”和2005年的“禽流感”。又如有专家指出,进入21世纪,肥胖将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它与艾滋病、吸毒和酗酒共同成为新的四大社会医学难题。由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各种社会关系的内涵、外延变动加剧,还有不顾自然规律要求的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加快,新的国民健康问题还会继续出现。面对和解决已有的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预防新的国民健康危机产生,尤其需要一种以尊重他人健康、共建健康社会的大健康视野和情怀,主动避免由于个人健康选择不慎或自私的健康利益考虑,而把他人以至整个社区、社会带入一个不健康的危险地带,最后也反过来危及自己的健康。

  要尊重他人健康,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健康,自觉接受婚前、孕前检查,杜绝近亲婚育和带病生育。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根据《条例》规定婚姻登记机关仅倡导新人进行婚检,而不再强制新人执行)实施以来新生儿缺陷率迅速攀升的事实证明,婚前、育前保健和检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预防先天性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遏制缺陷儿出生的关键环节。在强化新婚夫妇健康生育的同时,国民健康政策也应把免费、优质的婚前育前医学检查纳入服务范围。

  要尊重他人健康,还要尊重爱人的健康,把尊重他人的意识贯穿于性亲密实践,自觉养成使用避孕套的性爱习惯。为了鼓励大家安全性爱,国民健康政策也要在避孕套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市场定价与销售方式等方面多为消费者着想。

  要尊重他人健康,也要尊重同事以及同在一个空间活动的人们的健康,克服在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餐馆、会场等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国务院早在1991年就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13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1997年全国爱卫会、卫生部、铁道部等颁布了《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烟;2003年我国加入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向国际社会承诺要用国家立法的方式控制和减少烟草危害;申奥时我国还向世界承诺将北京奥运会办成“无烟奥运”。我国现在有3.5亿烟民,我们要响应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中国控烟与履约高层研讨会”上的呼吁:“希望每个人为了健康带头不吸烟,希望每个人都有勇气和责任劝告吸烟者到室外吸烟”,进一步宣传不吸烟和室外吸烟。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吸烟行为的国民健康政策约束,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孕妇和正在哺乳的母亲的政策与法律保护。

  ◆奥林匹克的公平精神与国民健康制度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指出,“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很明显,消除各种形式的歧视,人人享有参与机会以及体现公平公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国民健康制度改革进程,我们尤其感到,中央所提出并一直坚持的改革思路是和奥林匹克公平精神相吻合的。我们要通过切合实际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构建一个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一致的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平等的国民健康制度。这个制度体现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的公共责任和财政投入;体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涵括城乡、服务所有社会成员的全民取向,突出体系建构的无限制性;宣扬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并平等享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意识,强调公民在享受公共健康服务资源时的无差异性。

  为了在推进我国国民健康制度建设中,更好地融入奥林匹克的公平精神,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要做好公共卫生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努力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医疗制度,让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也成为我国国民健康系统的服务对象。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十分常见,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41%,西部地区因病致贫者达300万至500万人,农村贫困户中有70%是因病导致的。由此可见,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向广大农村延伸,把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纳入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统筹安排城乡公共卫生医疗资源,不仅是我国30年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还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个关键举措。

  要完善流动人口的市民待遇服务体系。在流入城市居住和就业的流动人口也是该城市的主人,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是和他们的劳动贡献和生活消费分不开的,不论是作为城市居民,还是作为城市建设者,他们都有资格享受市民待遇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同等的城市卫生医疗服务不仅有利于在劳动能力方面保护流动人口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且还能够营造更好的就业、创业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进行产业转移,进而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目前,北京提出“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口号,流动儿童到医院注册以后就能免费接种。上海流动人口凭本人身份证和有效居住证明就可以办理基本医疗服务卡,到指定的医院接受市民待遇甚至更优惠的卫生医疗服务。厦门在全国率先把流动人口纳入免费优生检测范围。所有这些举措都表明,只要转变对流动人口的认识,公平的城市公共健康制度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要在实施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筹集机制,加大公共卫生医疗资源的积累和低风险运作的同时,推进健康福利待遇的行业一体化,以及卫生医疗服务与保障的官民平等化进程。国民健康制度的行业一体化和官民平等化其实是对大家健康的善意爱护,是对有限的公共卫生医疗资源的优化使用,其结果必然通过更加公平的国民健康制度,加快和谐社会构建,并促使我国公共卫生医疗体系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运作水平。

  ◆奥林匹克的环保意识与国民保健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从《阿拉木图宣言》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际卫生大会高层会议上表示,“希望北京奥运会能给世界一片蓝天,为运动员提供干净、卫生的环境,让他们发挥出最大潜力。”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也在许多场合向世界承诺,“在中国土地上燃起奥运圣火,是中华民族的热切期盼。为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华民族整整奋斗了一百多年。为了圆中华民族的奥运之梦,我们正在努力按照‘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精心开展筹办工作,努力向世界人民奉献出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盛会。”“绿色北京奥运”、“给世界一片蓝天”所传递的奥林匹克环保意识,也给我国国民健康带来新的启迪和思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绿色”的国民保健方式有利于和谐的国民健康文化与公平的国民健康制度建设,有利于国民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应成为我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

  为了实现“绿色”的国民保健,我们既要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即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绿色生产方式转变,也要促进生活方式转变,即向坚持健身、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用一次性用品、不抽烟酗酒吸毒等亲近自然、爱护生命的健康生活方式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教育推动下,生产方式转变已成为国人的共识,节能减排工作也已全面展开。但是,有损国民健康的生存习惯与生活方式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不仅影响了正面的宣传教育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的生活追求产生误导,正在重复着西方社会已深受其害的危及人类健康的生活行为。例如让小车进入每个家庭的消费观带来个人拥有车辆的迅速增加,正在不断延长着我国每个城市的车流高峰,日趋恶化着城市的空气质量。又如意志倦怠、生活颓废、暴饮乱吃、赌博吸毒、性关系随意、离婚率升高等生活方式也在严重损害着当事人的健康,并牵连甚至危及其他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借北京奥运会东风,对国人进行奥林匹克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是我们在奥运期间应该认真做的一件大事。

  我们要把奥林匹克精神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热爱并追求美好生活。要把奥林匹克精神提升为一种先进的人生哲学,努力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使我们的潜能与美德得到充分开发。要把奥林匹克精神化为具体的保健行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切从国民的身心健康出发,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全面盘点我们已有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进而梳理出符合我国国情并兼顾未来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成为国人学习、借鉴和遵循的生活范式。

  我们相信,举办北京奥运会,不仅会展现我国日趋强大的经济与科技实力,而且还会展示出不断觉醒的我国国民健康意识和以更高的身心健康水平支撑的竞技运动能力。 (作者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