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在厦纵论海西建设
龙永图,65岁,一位壮实的湖南人,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堪称大陆官员中的另类。2003年,曾担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首席代表的他从外经贸部副部长的位置上急流勇退,到复旦大学当起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院长,到非官方组织博鳌亚洲论坛当起了秘书长,还曾一度到贵州卫视当起了一档叫《论道》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
他爱说话,他曾说,“不让我知道的东西烂在肚里”,他还说,“现代社会要允许不同的声音”,而做人,“最重要的是要讲真话”。所以,他的“龙永图语录”不时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但他却依旧我行我素。
他爱福建,对海西建设情有独钟,连续三届主持海西论坛,他认为,海西是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版图上又一个新的板块,是走向海峡两岸经济区的重要步骤,他被称为福建的老朋友。
昨天下午,刚刚主持完第三届海西论坛的龙永图在他下榻的马哥孛罗东方大酒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的话语里依旧让人依稀嗅到风暴的气息。
海西论坛:上面认可,周边认同
记者:您是第三次主持海西论坛了,论坛年年办,今年有何新亮点?
龙永图:今年的海西论坛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国台办主任王毅亲临论坛,借助这样一个平台,受权发布非常重要的促进两岸同胞交流的五项措施,这将对促进两岸交流,特别是台湾岛内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王毅主任表示,如果台湾方面需要,大陆的企业可以到台湾参加当地的经济建设。这些重要的战略思想通过海西论坛发布充分说明,海西论坛的影响力正在提高。其次,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些重要地区的高级行政官员参与了今年的论坛,像江西、广东的高官都在论坛上表达了利用海西平台,发展对台交流的迫切愿望,这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真正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的板块。还有,国民党中常委曾永权在论坛上表达了加强两岸经贸合作交流的迫切愿望。今年,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两岸交流面临新的机遇,我们有理由对进一步搞好海西建设,迈向海峡经济区充满信心。这三个新亮点的出现,说明,海西论坛真正让“上面认可,周边认同”。
海西建设:解放思想靠市场
记者:近年来,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理念,大力开展“两个先行区”建设,对此,您有何评价?
龙永图: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倡议,本身就是福建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科学发展观,全国都在贯彻,福建先走一步。我们乐见海西理念逐步得到福建全省的认可和周边地区的响应,海西建设,福建是主体。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关注福建的发展,被称为福建的老朋友,那么,从一个朋友的角度,您对福建的海西建设有什么建议?
龙永图:海西要发展,就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要解放思想,打破旧有行政区划及发展模式的束缚。福建要尝试和周边地区进行一些制度性安排,达成些框架性协议,在基础设施上,在经济资源上与周边地区进行对接,使海西成为政府间合作的平台,这也是对未来的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进行有益的尝试。
记者:那么厦门呢?您如何评价厦门在海西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龙永图:厦门一定会成为海峡两岸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城市,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存在。无论是高端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厦门都比较先进,所以我非常希望厦门能在整个海西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发展思路和理念来说,厦门有这个实力,台湾方面也很看好厦门。
记者:如何看待海西建设中的台湾因素?
龙永图:与大陆其他经济区不同,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台湾的合作。两岸交流的发展,更多取决于台湾方面,随着今年岛内政权的轮替,两岸交流有了新的基础。台湾方面也对海西建设做了认真的研究和积极的响应,在今年的海西论坛上,双方都释放出了很多善意,两岸合作的氛围从来没有这么好过。
国际竞争:要有与狼共舞的胆魄
记者:中国企业“与狼共舞”(加入世贸组织)这7年学会了什么?最宝贵的一条经验是什么?
龙永图:不要害怕竞争,要敢于同国际上的大企业竞争。
记者:竞争的法宝是什么?我们靠什么来竞争?
龙永图:中国的企业有相对优势,一个是劳动力成本低,另外管理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所以中国不要过高估计竞争对手的实力,不要妄自菲薄。
我觉得大家认为劳动力成本低这个比较优势在丧失的观点太悲观。我觉得现在劳动力价格调整,增加一些劳工的福利,这是必须的。我们搞发展为了什么?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不把一些普通劳工的工资涨起来,让他们分享发展的成果,那就不是科学发展。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炜明 实习生 何永亮 图/黄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