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徐祖远:发挥区位独特优势 促进两岸直接“三通”

2008-09-09 10:45:32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9月7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出席在厦门举办的第三届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在新形势下,交通运输部将一如既往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与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独特优势,推动两岸直接“三通”早日实现。

    徐祖远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两岸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台湾海峡是我国沿海南北海上和空中运输的交通要道,是亚太地区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的黄金通道,也是西太平洋的重要交通枢纽。海峡西岸的福州、湄洲湾、厦门与台湾的台北、台中、高雄分别对应,具有较为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条件。两岸直接“三通”,有利于充分利用台湾海峡的战略通道作用,构建服务海峡东西岸、中西部以及亚太地区的东南沿海港口群;有助于两岸获得更便捷的运输、更畅通的资金流动和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加速形成“海峡经济区”,形成承北接南、东拓西联,与长三角、珠三角对接,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整个沿海一线的完整经济繁荣带,提高两岸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徐祖远强调,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为加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实现直接“三通”创造了良好条件。他表示,交通运输部将与福建省和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发挥福建省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从以下四个方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做好基础工作:

    第一,增强海峡西岸港口对周边经济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具有较丰富深水港建设资源这一优势,从建设海峡经济区战略格局考虑,集约使用深水岸线,搞好分工与协作,集中力量推进主要港口建设,整合港口资源,增大吞吐能力。不断完善主要港口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连接中西部的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公铁海空联运”,使海峡西岸港口真正发展成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为台湾提供中转服务、面向亚太的门户港口和中转基地。

    第二,继续稳步推进“小三通”。继续发挥“小三通”品牌优势,与台湾有关方面继续沟通协商,探索开发大陆旅客循“小三通”渠道赴台旅游或台湾旅客循“小三通”渠道赴大陆旅游的线路。除货运直航外,还可以探索将“小三通”延伸为两岸海上客运直航,发展海峡滚装业务,推动福建沿海与台湾本岛及金门、马祖、澎湖间开通客货滚装船航线等。

    第三,大力发展海峡航运业。扶持两岸间集装箱班轮航线、滚装航线和散杂货不定期航线,吸引台资航运企业、物流骨干企业入驻福建。同时,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在海上安全监管、人命救助和船舶防污染方面的合作。

    第四,积极开展两岸直接“三通”的前瞻性研究工作。交通运输部将与福建省共同努力,加快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的战略部署,抓紧研究两岸直接“三通”管理机制问题、两岸综合运输体系衔接机制问题,力求高起点、高效率、高标准完成两岸直接“三通”准备工作。

    据统计,2001年至今年上半年,福建沿海与金马澎海上客运直航累计运送旅客人数已突破300万人。今年6月台湾方面扩大“小三通”旅客适用范围后,客流量明显增长,厦金、泉金和两门三条航线日均客流量已超过3000人次。

    9月7日下午,徐祖远在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副厅长马继列及福建海事局局长高军等陪同下,体验了刚刚运营一周的厦门快速公交(BRT),并考察了厦门五通客运码头、厦门海沧港区以及厦门国际邮轮中心。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