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杨树安:残奥会竞赛组织比奥运会投入更多

2008-09-12 15:13:49来源:新华网

    9月11日,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杨树安(左)做客新华网残奥会访谈直播间,接受记者专访。新华网 倪宏摄

    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展鹏)与奥运会相比,残奥会的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更加复杂,且可供借鉴的经验匮乏,这对北京奥组委来讲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杨树安11日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残奥会筹备过程中,北京奥组委投入了比奥运会更多的人力和资源来确保赛事的顺畅进行。

    据杨树安介绍,北京残奥会的竞赛组织工作是和奥运会同步进行的。由于对残奥运动的组织、管理,特别是竞赛技术方面的了解相对欠缺,从某种意义上讲,残奥会竞赛组织工作的投入要比奥运会更多一些。他说:“残奥会的竞赛项目和奥运会区别很大,有些根本就是全新的项目。奥组委选择有国际残疾人运动交流经验的、对项目比较熟悉的同志担任各个项目的竞赛主任,他们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就开始着手准备,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不同项目的竞赛特点和规律。”

    残奥会竞赛管理相对比较分散,国际残奥委会直接负责的只有四个项目,其它项目从属不同的体育组织,例如,七人制足球和硬地滚球项目从属于国际脑瘫者体育协会,轮椅篮球从属于国际轮椅篮球联合会。“各个组织的管理方式不同,要在残奥会上执行统一的标准,需要在很多方面进行协调。这是与奥运会不同的,也是有难度的。”杨树安表示。

    由于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点,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医学分级,这给竞赛组织工作增加了难度。杨树安表示,医学分级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没有单一的标准。运动员的运动功能随着他们参加体育运动不断提高,一些肌肉功能得到恢复,残疾程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比赛前,专家要对每个运动员进行严格的医学分级,确定他们参加项目的具体级别。这就表示,所有的竞赛编排只能在运动员进行医学分级后才能确定下来,这给竞赛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尽管残奥会的竞赛组织困难很多,但北京奥组委竞赛团队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最终得到国际残奥委会的高度评价。杨树安说:“我们对待残奥会的筹备是严肃、认真的,是按照和奥运会同样标准规划设计的。包括场地建设、器材选择以及对残疾人运动员的人性化服务,我们都抱着一种特殊的态度和感情来做,所以他们感觉这是一届最好的残奥会。”

    另据杨树安介绍,北京残奥会负责竞赛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业余兼职,他们出于对残疾人的关爱,无私地服务于残疾人体育,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健康、规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