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中国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增添力量

2008-09-28 08:07:31来源:新华网

    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9月27日,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在舱外挥动中国国旗。 新华社发(电视截图)

    新华网北京飞控中心9月28日电(记者 孙佳悦)中国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世界在这不平凡的2008年再一次为中国人惊叹。

    和平利用太空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中国领导人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坚定意志。中国载人航天的根本目的是探索并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服务于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福祉。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航天计划的实施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与助推力。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就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8—14美元的带动效益。据媒体报道,我国已有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近年来开发掌握的1100多种新材料,有八成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

    9月27日,在完成航天员出舱任务后,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9月27日,在完成航天员出舱任务后,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摄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中国载人航天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太空中建设为人类服务的空间飞行器、轨道飞行器、深空探测器和空间试验站等,可以为我们的气象、通信、导航、灾害预报等各个方面服务。无人的状态下的太空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发射卫星或飞船对接实现运行。但是有些情况下,必须有人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对太空设施进行组装维修。

    因此,这次实现的出舱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走出舱门,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我国和平利用太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必将造福于全人类。这次非凡的成就证明了中国航天有能力为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太空增添自己的力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把一个“和”字用从篆书到宋体的转换优雅地呈献给世界。一个“和”字天地宽。以“和”为贵的中国人愿与世界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携手共进。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