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要勇担社会责任 加强战略思维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时代发展对其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央企业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和现代经营理念,加强战略思维,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一、充分认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有责任才有品牌,有责任才有竞争力,有责任才有和谐共赢,有责任才有基业常青。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中央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企业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社会影响力。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对转变发展方式,保护资源和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中央企业有1000多万职工和400多万离退休人员,众多的分公司和子公司遍布全国各地。中央企业的特殊性质要求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必须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为全国企业作出表率。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一定的经营成本,但能够赢得更高的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必然会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优秀企业的实践证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正相关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相互依存、彼此互补的产业链,社会责任不再是某一个企业的单独行为,而是制造商、供应商、采购商和品牌商共同的责任。中央企业要想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就必须积极融入世界潮流,模范履行社会责任,从而赢得更大的国际市场,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效和经验
近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到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加1.5万亿元,销售收入年均增加1.3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加1000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44.4%。中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石油石化企业加强管理,保证国内成品油的稳定供应。煤炭企业在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为稳定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电力企业大力发展农电事业,全面推进“户户通电”工程。电信企业积极开展“村村通”工程,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工企业深化改革,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120多家中央企业参加了“千家重点企业节能行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宝钢集团等企业联合发出了“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的倡议”。中央企业综合能耗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排放持续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批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增强。2005—2007年,中央企业获得国家发明奖1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二等奖154项。2006年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2007年,33家中央企业的49个科研发明项目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中央企业为载人航天、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和“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成为我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中央企业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在企业改制、政策性破产、主辅分离等工作中,较好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许多中央企业承担了援疆、援藏和定点帮扶老少边穷地区的任务。在社会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和危机时,中央企业更是发挥了骨干和中坚作用,特别是在今年的抗震救灾中,中央企业全力以赴抢救被困群众,全力以赴保通讯、保供电、保交通、保供应,共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59.53亿元,其中职工个人捐款13.37亿元。
中央企业围绕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已经迈出了积极的步伐,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一是建立工作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大部分中央企业明确社会责任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完善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组织管理体系。比如,中远集团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中国移动公司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等等。
二是结合企业实际,融入生产经营。国家电网公司从企业使命、发展战略、日常运营和体制机制上落实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中化集团通过战略管理流程细化来实现社会责任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有机融合,中远集团把企业社会责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融入企业管理,中国五矿集团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战略、投资、人力资源等各个管理体系,神华集团建立了统一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来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三是编制发布报告,加强沟通交流。今年,神华集团、南方电网等公司相继发布本企业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华能等电力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突出了清洁电力、节能减排等内容。长江三峡总公司连续两年发布了环境保护报告,有针对性地回答了社会上对于环境影响的疑问。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20家中央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国际影响。中远集团2005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于2007年1月被评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典范,这是中国企业也是世界航运企业首次入选典范榜。国家电网公司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社会责任标准制订工作,积极争取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制订的话语权。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布国别报告,向国际投资者、东道国政府和当地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公布中国石油在国际化经营中的社会责任战略、规划、措施与贡献。
三、把握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责任问题,对于推进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关键是要“把握一个核心,处理两个关系,坚持三个原则”。
把握一个核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努力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绩效目标;就是要持续加大研究开发投资,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就是要始终对环境资源承担责任,努力实现可持续的环境目标;就是要始终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努力保持消费者、员工和社区对企业的持续信任。
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立足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要深入研究有关国际标准和规则,更要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二是要处理好刚性约束与自愿原则的关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具有刚性约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企业自愿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非强制性的行为。中央企业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同时,要力所能及地主动承担对社会的其他义务。
坚持三个原则。一要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原则。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解决。我们绝不能因为提倡履行社会责任,而停止、延误分离企业办社会的改革。二要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原则。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选择与自己的业务、能力相关相融的社会问题来解决,切实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创建和谐企业相统一原则。要特别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和保护好职工权益这两个问题;同时,还要处理好企业各种形式的临时工、农民工问题,建设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中央企业要努力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表率,成为国民经济的栋梁和全社会企业的榜样。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创新企业价值理念。牢固树立现代经营理念,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创造企业和社会共享价值的长期行为,按照社会责任理念重塑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形成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经营业务和文化特色的社会责任观。开展社会责任全员培训,把社会责任理念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信念、素质和行动,转化为企业先进文化。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责任工作制度。明确社会责任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把社会责任工作融入企业治理结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数据支持系统,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以及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与社会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建立和完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定期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进展,回应利益相关方的关切,持续改进社会责任工作。要建立社会责任对话机制,适时组织开展与利益相关方的对话,促进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相互信任和理解。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向国际国内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企业看齐,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工作。积极参与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的制订,努力争取国际社会责任标准制订的话语权。“走出去”的企业要模范遵守投资所在国法律法规,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经营的和谐环境。
五是加强党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领导。企业党组织要广泛动员和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责任意识,把履行社会责任工作切实融入各项工作之中。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