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议题改变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主题回顾

2008-10-06 11:04:04来源:新华网

   【编者按】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在会议召开前夕,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和意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而且还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线,对未来多一份把握和期待。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的人民日报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时间:1978年12月18~22日

   会议重点:

    ●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资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邓小平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专题: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0周年

      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时间:1984年10月20日

   两个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决定

    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时间:1988年9月26~30日

    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江泽民在做报告 资料图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1993年11月11~14日

    重大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重要讲话: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时间:1998年10月12~14日

    重大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时间: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重要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解读:权威人士解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

           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国企改革步入实质内容

           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在改革中追求社会公正

           十六届三中全会解读:使体制完善 为中国定型

     公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新华网专题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至14日)

      会议将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问题。

    会前动态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农村考察纪实

    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会前准备:政治局开会讨论拟提请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定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