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30年: 精彩纷呈 波澜壮阔
2008-10-17 08:42:1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此,我们特别策划推出了《中国文化30年》栏目,回顾过去的每一点进步,并以此促成未来更大的发展。
上期,三位专家、学者畅谈了中国文学30年来的“心路历程”,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电视剧导演沈好放、电视制作人汪国辉、文化学者王强讲述他们与中国电视30年的故事。
从1978年到2008年,曾经被称为“黑匣子”的电视机几乎延伸到每一个中国家庭。曾几何时,收看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的习惯。无论身处乡村,还是置身于繁华的都市,电视已经成为人们触摸世界、感受时代的重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视剧到纪录片,从现场直播到专题节目……电视节目精彩纷呈、波澜壮阔。以丰富的题材、多样的角度、灵活的表现形式、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电视节目成就了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形式,并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编 者
沈好放:“现实”生活充满希望
30年前,日本影片《望乡》和《追捕》刚在中国上映时,反响热烈之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从那开始,无论是早期的引进片,还是随后在电视频道里不断变幻的“日流”、“韩流”,不仅让禁锢已久的中国观众大饱眼福,也促使沉默多年的中国电视工作者自觉奋起追赶时代的脚步,从而开始了30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如今,30年已经过去,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对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发出由衷感慨时,也对电视这个最具社会影响,最具传播效益的大众媒体充满希望。
汪国辉:坚守文化传播阵地
随着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进程,电视剧已成为传播面最广,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艺术类型。在宏扬先进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剧的传播主要靠电视台这一平台,电视台成为实现电视剧终极目标及吸引观众收看的桥梁和路径,同时也见证了电视剧的发展和繁荣。
“现实”生活充满希望
30年前,日本影片《望乡》和《追捕》刚在中国上映时,反响热烈之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从那开始,无论是早期的引进片,还是随后在电视频道里不断变幻的“日流”、“韩流”,不仅让禁锢已久的中国观众大饱眼福,也促使沉默多年的中国电视工作者自觉奋起追赶时代的脚步,从而开始了30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如今,30年已经过去,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对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发出由衷感慨时,也对电视这个最具社会影响,最具传播效益的大众媒体充满希望。
仲呈祥:从少到多 由弱到强
作为当今文坛“显学”的电视艺术,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肩负提升全民族素质的重任,高瞻远瞩,化人养心,摆脱平庸,力戒低俗,去开创新的持续繁荣。
王 强: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30年前,电视机还是紧俏商品,是凭票供应的稀罕物,电视节目则是在新奇的方盒子里不断变幻发光的鲜活影像。30年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大国,电视覆盖人口在世界上是最多的。9英寸、12英寸的小方盒子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超薄、液晶、宽屏幕、多功能的平板电视走入了千家万户。调查表明,我国电视观众规模为12.05亿人,电视机在广大城乡地区已经基本普及,成为亿万中国人像牙膏牙刷一样的生活必需品。93.72%的观众认为,看电视是闲暇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电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影响最大、受众最多的传播媒体,以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艺术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主餐。
上期,三位专家、学者畅谈了中国文学30年来的“心路历程”,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电视剧导演沈好放、电视制作人汪国辉、文化学者王强讲述他们与中国电视30年的故事。
从1978年到2008年,曾经被称为“黑匣子”的电视机几乎延伸到每一个中国家庭。曾几何时,收看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成为中国人茶余饭后的习惯。无论身处乡村,还是置身于繁华的都市,电视已经成为人们触摸世界、感受时代的重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视剧到纪录片,从现场直播到专题节目……电视节目精彩纷呈、波澜壮阔。以丰富的题材、多样的角度、灵活的表现形式、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电视节目成就了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形式,并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编 者
沈好放:“现实”生活充满希望
30年前,日本影片《望乡》和《追捕》刚在中国上映时,反响热烈之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从那开始,无论是早期的引进片,还是随后在电视频道里不断变幻的“日流”、“韩流”,不仅让禁锢已久的中国观众大饱眼福,也促使沉默多年的中国电视工作者自觉奋起追赶时代的脚步,从而开始了30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如今,30年已经过去,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对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发出由衷感慨时,也对电视这个最具社会影响,最具传播效益的大众媒体充满希望。
汪国辉:坚守文化传播阵地
随着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进程,电视剧已成为传播面最广,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艺术类型。在宏扬先进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剧的传播主要靠电视台这一平台,电视台成为实现电视剧终极目标及吸引观众收看的桥梁和路径,同时也见证了电视剧的发展和繁荣。
“现实”生活充满希望
30年前,日本影片《望乡》和《追捕》刚在中国上映时,反响热烈之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从那开始,无论是早期的引进片,还是随后在电视频道里不断变幻的“日流”、“韩流”,不仅让禁锢已久的中国观众大饱眼福,也促使沉默多年的中国电视工作者自觉奋起追赶时代的脚步,从而开始了30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如今,30年已经过去,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对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发出由衷感慨时,也对电视这个最具社会影响,最具传播效益的大众媒体充满希望。
仲呈祥:从少到多 由弱到强
作为当今文坛“显学”的电视艺术,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肩负提升全民族素质的重任,高瞻远瞩,化人养心,摆脱平庸,力戒低俗,去开创新的持续繁荣。
王 强: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30年前,电视机还是紧俏商品,是凭票供应的稀罕物,电视节目则是在新奇的方盒子里不断变幻发光的鲜活影像。30年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大国,电视覆盖人口在世界上是最多的。9英寸、12英寸的小方盒子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超薄、液晶、宽屏幕、多功能的平板电视走入了千家万户。调查表明,我国电视观众规模为12.05亿人,电视机在广大城乡地区已经基本普及,成为亿万中国人像牙膏牙刷一样的生活必需品。93.72%的观众认为,看电视是闲暇时最主要的生活内容。电视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影响最大、受众最多的传播媒体,以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艺术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主餐。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