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金融危机危及金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2008-11-14 09:22:38来源:《解放军报》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加剧,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造成严重冲击,把世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金融海啸”之上。期间,能源与粮食安全、环境保护、自然灾害、贫困等全球性问题也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更加突出并且相互交织。前不久在法国西部城市圣马洛开幕的世界区域气候变化峰会上,来自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代表以及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专家认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指出:“如今,全球化击败了地方主义,投机商战胜了企业管理者,金融家征服了生产者。我们正目睹20世纪中期的管理资本主义向全球金融资本主义转变。”金融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就是通过炒作概念吸引资金,再辅以“杠杆”等所谓的“金融创新”来从中牟取暴利,使得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资本运作完全成为一项疯狂的数字游戏。而金融经济的疯狂,直接引发了实体经济的震荡。深入观察不难发现,近年来石油、粮食、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飙涨,导致全球普通民众生活成本上升,实体经济生产成本增加,原因多在于投机资本到处兴风作浪,而与真正的供求关系失衡牵涉不大。

  以粮食为例。近年来世界粮食产量持续增长,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国际粮价却不降反升,今年一季度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春小麦期货合同甚至出现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的“壮观”行情。追根溯源,去年以美国房地产业为核心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泡沫破裂后,过剩的资本开始转向以资源和粮食为主的期货投机。美国花旗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有700亿美元新增资金流入包括石油、金属和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使得相关产品价格涨势犹如火箭助推一般。联合国粮农组织10月初公布报告称,由于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拉美地区面临营养不良问题的贫困人口数量去年增加了600万人,使该地区通过多年努力取得的减贫成果付诸东流。

  如今,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随着国际游资的撤离纷纷下跌,油价、粮价等趋于回落。但是,资本的恣意流动使得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大起大落,除了赚得钵满盆盈的金融大鳄暂时偃旗息鼓,躲在一旁数钞票外,原本挨饿的人依然在挨饿。而且,国际金融危机诱发全球性经济衰退,资金流动性程度降低,用于解决粮食问题的国际援助必然减少,粮食安全状况甚至会进一步恶化。当人们发现所谓的“金融经济”无非是将大多数人的财富诱骗到少数金融寡头手中时,这种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必然会被打上大大的问号。
作者:魏旭刚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