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经典中国·辉煌30年:两海相拥兴大连

2008-12-02 10:34:4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连地处黄海与渤海交汇处,V字形海岸线绵延1906公里,犹如振翅南飞的大雁。

  改革开放30年来,大连展翅弄潮,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

  改革激发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天然不冻深水良港,大连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背着沉重的包袱。

  改革开放为大连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大连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介绍,1978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2亿元;2007年,大连地区生产总值跃升到3131亿元,增长了73.5倍;人均生产总值攀升到51630元,增长近54倍;实现财政收入268亿元,增长了11.4倍。

  潮涌大连,改革先行。大连从改革入手,革除弊端,着力建立廉洁高效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大连以政府自身建设和行政管理改革为主线,行政审批项目由1309项减为116项,累计缩减91%;政府系统全面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国有大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一大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58%;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处于全国前列。

  创新迸发活力

  位于大连大孤山的开发区,仅仅用了24年时间,已成为拥有50万人口的新城区。目前,已有47个国家和地区的2284个外商来此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5家,投资项目70个。去年投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芯片项目落户这里,未来将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历经百年风雨的大连老港,难以承载快速发展的需要。如今大连在大窑湾畔一片滩涂上建成了保税港区。大窑湾新港区已建成的码头创造了众多“全国之最”:30万吨级原油码头全国最大,北良港粮食码头则是亚洲规模最大,投入运营的汽车码头也是国内最大的。大连保税港区以独特的创新体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大连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石化、船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软件4个基地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截至2007年底,大连高新园区已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55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大连软件业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中国第三大软件出口城市。

  城乡焕发魅力

  改革开放之初,大连曾有“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之称。为了迅速缩小城乡差别,大连把国家规定的“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向前推进一大步,坚持“多予,不取,放活”,实现了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城乡面貌焕发出迷人魅力。

  “大连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向农村扩散,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发展无缝对接。”大连市长夏德仁说。2003年以来,大连市投入140亿元,使农村公共设施得到了彻底改善。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不断完善,大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007年,大连县域经济总量已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0%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212元提高到2007年的8369元,年均递增13.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81∶1,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作者:王金海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