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2009-03-10 08:36:14来源:文汇报

  当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也是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要把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变为应对挑战的信心、勇气和智慧,抢抓机遇,在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中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提出,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上周,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这个要求。他说,我们的干部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从而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他希望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优良作风,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    

    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向各级干部提出新要求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这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针对领导干部队伍现状,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领会、自觉践行这一要求,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处于理念向现实转换的中间环节。紧紧抓住这个环节,才能切实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机制、举措,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    

    这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是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内在源泉,能不断激发领导干部为党分忧、为民谋利、为科学发展作贡献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    

    这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长远之策。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直接决定着干部队伍的政治形象、思想作风和精神面貌。只有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正确,才能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以自身的正气促进队伍的正气,促进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事业观是先导,工作观是基础,政绩观是保障    

    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对事业、工作、政绩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事业观是工作观和政绩观的先导,引领着工作的方向和政绩的导向。事业观的核心,在于明了“何为事业,为谁干事”。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工作观是事业观和政绩观的基础,离开了正确的工作观,事业、政绩就流于空谈。工作观的核心,在于明了“何为工作,如何工作”。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工作观,就是要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为民的工作态度、亲民的工作作风、靠民的工作方法,在为群众谋利益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政绩观是事业观和工作观的保障,决定着事业和工作的兴衰成败。政绩观的核心,在于明了“何为政绩,政绩何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提高  

    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必须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提高。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引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不断增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思考,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将追求个人价值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将党的主张、人民需求变为个人自觉的行动,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谋私利,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要抓住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为判断事业、工作、政绩得失成败的根本尺度,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绩考评机制。    

    要积极应对、善于处置复杂环境和各种困难的挑战。当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也是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特殊时期,特殊考验,必须发扬特殊精神、作出特殊努力。面对困难挑战,要“操心”,要“着急”,要勤“想招”,要快“出手”。要把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变为应对挑战的信心、勇气和智慧,抢抓机遇,在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迎世博中逆势飞扬,在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中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陈永弟/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