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4日在英国闭幕

2009-03-16 10:47:57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3月1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以南约50公里的霍舍姆,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言。当天下午,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这里闭幕。新华社记者 何大隆 摄

    3月1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以南约50公里的霍舍姆,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接受媒体采访。当天下午,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这里闭幕。新华社记者 何大隆 摄

    新华社英国霍舍姆3月14日电(记者陈文仙 何大隆)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4日在英国霍舍姆闭幕。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指出,与会者一致认为,应采取进一步行动恢复全球增长和支持放贷,同时加强全球金融体系的改革。

    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会后举行记者招待会上说,会议取得许多成果,为将于4月初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做了积极准备。

    在回答美国和欧盟之间存在的分歧时,达林说,每个国家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采取的政策也会有所不同,但在如何刺激全球经济复苏和加强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欧美双方还是取得了共识。

    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在会议上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中国政府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呼吁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加快国际金融机构治理机构改革。

    会议一致指出,现当务之急是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大经济刺激措施的力度,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同时,会议强调要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在加强金融监管、增强市场诚信、加快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的共识,并且决定为国际金融机构寻求各种可能的动员资金和流动性的方式,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在会议联合公报发表之前,有“金砖四国”之称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也发表了一份联合公报,共同发出了要提高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地位的呼声。

    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经济体和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共21位财政部长和18位央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发表联合公报

图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发表联合公报。新华社 发

    新华社英国霍舍姆3月14日电(记者何大隆 陈文仙 王建华)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4日在霍舍姆闭幕,并发表联合公报,同意进一步行动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公报说,二十国集团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经济增长,重中之重是通过解决金融体系中的问题恢复信贷。二十国集团同意采取明确、协调和广泛的行动扩大需求和就业,并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各国“已采取的行动和需要采取的行动”。

    公报提出,应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体制,使它们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公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在2011年1月前完成成员国认缴份额的重新审核,“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最穷经济体,应该具有更大发言权和代表权”;世界银行改革应该在2010年春季会议前完成。公报还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应该通过公开公正的遴选程序。

    公报说,各国财长同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但具体增资数额将由定于4月2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决定。

    公报承诺与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维护公平贸易与投资,并承诺帮助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应对国际投资的流失。

综述:二十国集团财长寻求应对经济危机良策

    新华社英国霍舍姆3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陈文仙 何大隆 王建华)为期一天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4日下午在英国首都伦敦以南的霍舍姆闭幕。根据本次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与会各方一致同意采取进一步措施恢复全球经济增长,支持放贷,改革和强化全球金融体系,并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刺激措施进行监督。

    同时,与会者对已经采取的果断、协调的全面措施在刺激需求和增加就业方面的成绩予以肯定,还表示准备采取一切可能手段实现经济复苏。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应致力于同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作斗争,维护公平贸易与投资;恢复银行放贷是当务之急,刺激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的关键在于政府扩大财政投入;应大幅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通过该机构帮助陷入危机中的国家。

    目前,二十国集团大多数成员国都已经大幅降低了利率。与会的央行行长们表示,如果有必要,他们将运用一切货币政策手段,包括非常规的政策工具。与会各方还在加强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提高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在会议联合公报发表之前,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也发表了公报,表示如果有必要,它们还会继续采取措施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但是,这些措施的实行不能妨碍各国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稳定计划。

    虽然美国和欧盟在刺激经济和改革金融体系孰轻孰重问题上存在争议,但它们在此次会议上仍试图淡化分歧,突出共识。特别是在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上,它们一致要求加强金融监管,增强透明度和加强市场诚信建设。它们一致认为,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特别是对具有系统性影响的机构的监管;促进会计和监管规则制定机构的合作。

    本次会议被认为是4月伦敦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的预备会,试图通过消除分歧为峰会的成功铺路。会议虽然达成的共识不少,但并没有签订具体协议。与会各方希望伦敦峰会能够拿出一些清晰而具体的协议,采取切实行动应对危机。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分析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需要的是更多实际行动。伦敦峰会能否为全球性经济衰退、融资困难和保护主义等问题找到有效解决办法,令人关注。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