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湖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深刻理解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我们继续不断地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和根本要求,体现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复检验和证明了的真理,它科学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一些民族和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开启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自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这一世界化进程是人类思想史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以往还从未有过任何一个思想体系能够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对社会进步产生如此巨大的推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空前巨大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思想体系本身的科学性,更在于其实践性,在于它始终是与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各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来实现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一贯反对把他们的理论当成教义、教条或现成的公式并“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要求人们把他们的理论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反复告诫人们应该“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列宁认为,“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正是由于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注重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各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以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而且在世界上的一些民族和国家中生根、开花和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更为深刻的世界化,它构成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根本基础和实现途径。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各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对现代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也不会有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方面和表现。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来说,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必须始终注意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并不断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具体实际既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包括中国的当代现实。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即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动和促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用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强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当前现实相结合,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和分析中国的当前现实,从中提升出具有时代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回答,既指导中国的当前实践,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的。如果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生命力也就在于它是与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结合着的。因此,如果不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一句空话。同时,由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又必须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结果必然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根据中国具体实际的变化不断地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它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法宝,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正是由于坚持了这条基本原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注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沿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这一正确的方向,进行了艰苦卓绝而又富有成效的持续探索。在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的深邃眼光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并由此不断实现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使我们党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发展,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正在大踏步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当代中国条件下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既是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继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取得改革开放新胜利所必须坚持的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艰巨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过程,它需要我们既精通和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了解和把握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实际,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国的具体实际。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取得改革开放新胜利,就要切实做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第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又结合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而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要继续切实做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就要落实好这项战略任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作为这些趋向的观念反映,各种社会思潮竞相涌现,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使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空前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落实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就必须注意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二,要反对和克服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这种形式的教条主义表面上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所折服,而一旦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上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或运用现成的答案不能完全解决新的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就会要么指责人们的实践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要么认为马克思主义“没用了”、“过时了”。因此,它直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阻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通道。另一方面,近年来一种新式的教条主义即把现代西方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或西方学者的某些观点视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救世良方。这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公开否定和诋毁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切实做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必须坚决反对不同形式的教条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和回答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实际问题,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第三,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当代中国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广大干部和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体。因此,必须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执笔:汪信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