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高层关注 >> 正文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2009-06-22 17:14:05来源:文化部网站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空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图为北京空竹文化节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6月13日“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进一步促进了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对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近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抢救保护了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已成为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的重要节日。今年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都举办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展览、展演、论坛、表彰和宣传活动。如:文化部和四川省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杰出人物表彰、颁证、授牌仪式;文化部在京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北京市举办的空竹文化节(包括空竹大赛、空竹展览等);河北省举办的“燕赵手艺”河北省传统手工技艺大展;文化部和江苏省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昆曲艺术节;江苏省举办的江苏织绣艺术精品展以及江苏民间乐舞展演等,都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向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展,将为进一步展示、宣传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胡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