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将研究制定检察机关规范化管理操作规程
最高检将研究制定检察机关规范化管理操作规程
新华社长春7月15日电(记者隋笑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张常韧15日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讲话时表示,要以落实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任务为目标,认真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和队伍管理改革。
张常韧说,最高检将研究制定检察机关规范化管理操作规程,梳理办案工作流程,形成涵盖检察机关各个业务部门和各个工作环节的统一、完备、权威的执法规范体系。
张常韧指出,最高检将积极推进检察人员管理改革,建立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以检察官为重点的检察人员职务序列,构建符合检察工作规律和检察人员特点的管理体制。重点抓好设置检察人员职务序列、提高检察人员职级比例、加强检察人员职务保障、规范检察机关进人制度、制定检察机关编制标准等问题的专题调研,提出建议方案。
张常韧还说,要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公开选拔、逐级遴选检察官等举措。完善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研究提出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的办法措施。加强司法警察工作机制建设和队伍管理,强化岗位培训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警务保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解决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检察官短缺问题,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抓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为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补充高素质人才。
朱孝清:下半年检察改革要把握3个要点
新华社长春7月15日电(记者隋笑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15日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今年下半年检察改革工作要把握3个要点。
据介绍,2008年年底《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及分工方案下发以来,高检院按照中央要求,及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下发了深化检察改革2009―2012年工作规划和配套工作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检察改革,总体上开局良好。
朱孝清强调,下半年的检察改革工作要重点把握以下3点:
――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是深化检察改革的两个重点,不能偏废。通过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工作机制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检察机关要加大推进力度。同时,在司法改革中,检察机关要从全局出发来考虑问题,绝不能只重视强化法律监督,而忽视或者消极对待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职务犯罪审查逮捕程序改革。职务犯罪审查逮捕程序改革是中央要求在今年内取得成效的一项重要改革。这项改革经中央正式批准后,各级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该项改革对于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职务犯罪侦查的监督,保证办案质量,保障人权,提高检察机关办案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准备,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在坚持自上而下推进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检察机关的积极性。对于涉及体制性的改革或者需要修改法律的改革,地方检察机关要积极开展调研,向高检院提出具体意见、建议;对于不属于体制性或具有全局性影响,也不需要修改法律的工作机制改革,地方检察机关可以在现行法律规定框架内积极进行探索或经批准后开展试点,积累和总结经验,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工作机制奠定基础。
曹建明强调: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狠抓各项执法办案工作
新华社长春7月15日电(记者隋笑飞)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15日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强调,全国检察机关要继续紧紧围绕党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狠抓各项执法办案工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曹建明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着力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执法为民,关注和保障民生;加强和改进批捕、起诉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稳步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使上半年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曹建明说,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批准逮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犯罪嫌疑人244人,起诉227人;依法介入重大责任事故调查,严肃查办了一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涉嫌渎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加强涉检信访工作,探索建立信访督察专员制度,组织开展化解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先后部署开展刑事审判法律监督工作专项检查、看守所监管执法专项检查活动;刑事立案监督、纠正漏捕漏诉、提出刑事抗诉、监督纠正违法、查处司法人员犯罪等数量明显上升;加大检务督察力度;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组织开展直接立案侦查案件扣押冻结款物专项检查等。
曹建明强调,下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要继续紧紧围绕党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狠抓各项执法办案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曹建明强调,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坚持检察工作主题,抓好执法办案工作,高度重视、正确把握检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网络舆情的掌握和应对引导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的关系,把精力集中到抓好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上来,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确保全年检察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今年下半年我国监所检察将重点做好4项工作
新华社长春7月15日电(记者隋笑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15日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讲话时指出,面对新的形势、任务,今年下半年监所检察要重点做好4项工作。
孙谦介绍说,这 4项工作具体内容为:
――集中精力抓好全国看守所监管执法专项检查活动。这项工作是今年监所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前一阶段高检院与公安部联合派出工作组,对全国看守所监管执法专项检查活动进行了督察。高检院近日也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对前期工作组织一次“回头看”。各地检察机关要按照高检院要求,继续进行查摆剖析,把存在的问题查深、查透。
――继续做好纠防超期羁押工作,清理久押不决案件。纠防超期羁押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重在预防,贵在坚持,绝不可放松。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坚持实行期限届满提示、到期催办、超期纠正和责任追究等制度,防止超期羁押反弹。
――探索推行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要真正解决刑罚变更执行中的问题,维护刑罚的严肃性,必须对变更执行的全过程实行同步监督,而且要把监督重点放在提请环节。各地检察机关要加强与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等机关的沟通,积极推进同步监督。
――推进派驻检察室与监管单位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这是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效力的重要措施。各省级检察院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统筹协调和规划本地区的联网事宜,同步实现驻所检察室与看守所的两网相联。同时,具备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推进与监狱的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工作。
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年”
专项活动化解息诉积案544件
新华社长春7月15日电(记者隋笑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柯汉民15日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讲话时说,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年”专项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化解息诉积案544件。
据介绍,高检院今年3月至12月开展全国检察机关“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年”专项活动。各级检察机关根据高检院确定的重点,对未息诉罢访的涉检信访案件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并因案施策,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办法推动积案的化解。
柯汉民同时指出,今年上半年,各级检察机关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涉检信访源头治理:大幅修改完善了1996年制定的《举报工作规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举报线索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信访督察专员制度;完善考评制度;加强对工作制度的检查落实等。
谈到控告检察工作下半年的主要任务,柯汉民强调了5个重点:
――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控告检察工作要进一步树立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意识,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续狠抓涉检信访积案的化解。坚持边排查、边化解、边息诉、边防范,坚持领导包案、接访、办案,继续派督察组加大督办督察力度,深入基层主动预防和消除涉检信访隐患,做好信访风险的评估预警和信访信息的季度、年度分析研判,实行积案息诉销号制度,确保绝大部分积案在今年年底前得到化解。
――认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及时总结专项活动中化解积案的有效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信访风险预警机制和信访案件评查机制。
――抓紧建立信访督察专员机制。今年年内制定完善督察办法,并要求各省级院逐步建立该项机制。
――抓紧落实和完善“12309检察举报电话”运行制度。今年年底前地市级以上检察院要全部开通12309检察举报电话,有条件的县级院要尽快完成系统建设,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8833件,
立案审查17344件
新华社长春7月15日电(记者隋笑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15日在全国检察长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今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8833件,立案审查17344件,提出抗诉4268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996件,经过调查以建议、意见、通知等方式提出纠正违法行为的案件1547件。
在回顾今年上半年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时,姜建初说,各级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中心任务,重点强化涉农法律监督和司法保护,强化对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依法监督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严重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问题,注意发现司法不公背后的司法腐败现象。
姜建初介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动态:加强了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领导;注重了民事、行政法律的学习,加强了对民事行政检察制度及其理论的研究;加强了民事行政检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增强了民事行政检察力量;开展了新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业务的探索等。
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9204件24514人
新华社长春7月15日电(记者隋笑飞)今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9204件24514人,其中大案12888件,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527人;侦查终结13560件17254人,起诉11271人,有罪判决9158人,大案比例、侦结比例、起诉比例和有罪判决比例与去年同比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有了新的提升。
全国检察长座谈会7月15日至17日在长春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邱学强15日讲话时做上述表示。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全国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法履行职务犯罪侦查职责,积极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邱学强说,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查办国家和地方重点投资领域、重大建设项目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和涉及民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案件,办案中注意正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讲究办案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邱学强指出,各级检察机关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工作,上半年立案侦查商业贿赂犯罪案件6277件6842人,涉农职务犯罪案件5873件7670人,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案件1679件1949人。
邱学强强调,今年下半年,各地要紧紧围绕“三保”政策措施的实施,深入查办国家和地方重点投资项目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重点抓好治理商业贿赂、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三个专项工作,确保取得更大成效。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司法不公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座谈会部署,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查办徇私枉法、玩忽职守、滥用司法权、充当黑恶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保护伞、侵犯人权等五类危害司法公正的渎职侵权案件的力度,通过查办案件强化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司法公正廉洁。要敢于和善于攻坚克难,集中力量查办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和窝案串案,有力昭示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