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力支撑海西新跨越 福建文化产业步入快车道
修缮一新的三坊七巷,在今年国庆期间一下子就“火”起来:黄金周八天共接待游客31.28万人次,仅10月4日一天就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浸透文化意涵的街巷、穿透岁月沧桑的名人故居,吸引了省内、国内游客,也吸引了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众多境外游客。
三坊七巷的蜕变和火热,是福建省充分挖掘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特色产业,将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建省通过政策扶持、持续运作、平台助推,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仅有力提升了海西的影响力,也为海西腾飞提供了“文化力”的支撑。
2008年,福建文化产业创造增加值352.36亿元,占全省GDP的3.26%,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2%。这表明,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福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成为助推海西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策扶持 助力产业做大
福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随着海西战略的推进,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海西建设的重要内涵和支撑,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渐渐成为共识。
2006年,福建省颁布《福建文化强省纲要》和《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福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7年,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2008年6月,出台了《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鼓励、引导、规范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今年4月,福建省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打造报刊服务、出版印刷发行等十大文化产业,并推出了创新体制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等方面的多项具体举措,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升我省的文化竞争力。
近日,福建又出台了《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对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国产动漫产业工程、影视基地建设工程、广告创意基地建设工程、茶文化产业工程等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
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做大做强我省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保障。省文化厅厅长宋闽旺介绍,目前福建已兴起报刊服务业、
出版印刷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动漫游戏业、文化会展业、广告业、工艺美术业等十大文化产业。2008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约55.33万人,主营业务收入1427.62亿元,创造增加值352.36亿元,自2005年起年均递增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