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捷明:推进闽台电子 信息产业对接
2008-07-30 21:31:14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当今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和我国的支柱先导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板块,体现为“3+1”,即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板块,加上海峡西岸福厦IT走廊,这跟我国形成的经济板块是相适应的。福建这个IT走廊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全国IT产业中还是有一席之地,有望与台湾连成一体成为我国第四个板块——海峡板块。
台湾地区IT产业在世界上排第6位。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和台湾比还有不小差距,但基本上保持每年20%至30%的发展速度。福建现有1个全国信息产业基地和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省实力最强,也是最有活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居全国第8位。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产业辐射能力不强,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配套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台湾的设计制造专业人才充足,管理模式先进,但岛内的需求不足,电子信息产业综合成本高,普通劳动力缺乏。因此,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开展双赢合作是双方的共同需要。
福建要充分利用与台湾的“五缘”优势,有针对性地吸引台资企业来闽投资设厂,完善重点产业链,把海峡西岸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台商聚集地和投资环境优良的两岸信息产业合作重要基地,促使福建信息产业的发展层次不断提升,与台湾互补融合成为海峡IT产业板块,凸显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一是设立专业园区,吸引龙头企业。全省统一规划,在产业集聚效应最明显的福厦两地,设立以台资企业为主的IC产业园、显示器件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对台湾相关行业的主流厂商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以龙头项目带动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配套完善。
二是政府适当跟进重点项目投资。集成电路和液晶面板是台湾仍然领先大陆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和高产出项目,倍增效应明显。液晶面板项目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3倍以上的产业规模。政府跟进项目投资,可以增强海外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加快项目上马,这也是其他省市在此类项目投资上的通行做法。
三是吸引台湾企业来闽设立研发中心,吸引台湾专业技术人才来闽工作,有利于人才互补,有利于产业对接顺利进行。
四是发挥金融资本的融通作用。鼓励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证券市场实现IPO和借壳重组。积极探索台湾金融企业西进,促进台湾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在海西的有效融合,为实现闽台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系省电子信息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余新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