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成:加强交流合作 打造区域高地
2008-07-30 21:21:22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当前,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趋势,就要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海峡经济区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要加强闽台合作。从海峡经济区的土地结构来看,福建占46%,台湾占14%,福建处于主体地位。从GDP来看,台湾占66%,福建占20%,浙江占6%,广东占5%,江西占3%,(广东是三个市,浙江是两个市,福建是全省)。可以看出,台湾GDP总量占主体,福建和台湾的经济落差较大,但互补性较强。台湾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大量台资向大陆转移,实际上就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将来台湾要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意味着要发展服务业,但台湾地小人少,所以一定要和大陆合作,拓展自己的腹地,它拓展的腹地实际上就是海峡西岸,可以实现互动发展和双赢。
海峡经济区要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接轨,就要共同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力,要对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培育成为东南沿海的经济高地。现在,珠三角要实现粤港澳一体化,其产业高度化是一个趋势。珠三角要和东南亚展开合作,发展思路很明确,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提高自己的地位。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16个城市发展很快,现在要把安徽、江西,甚至湖南、湖北也要覆盖进去,也要把福建和台湾覆盖进去。所以,海峡经济区要共同打造经济高地,和大珠三角和大长三角形成东南沿海一个经济高度化的地区。要共同打造区域高地,就必须加强合作。要推进海峡经济区经济对接融合,加强沟通、交流、合作。要加大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带动福建与浙南、赣东和粤东北等周边区域的开发和互动。要加强企业之间、城市之间、政府之间的合作,并逐步向前推进。
构建海峡经济区要弱化行政区概念,要强化经济区概念,强化经济联姻的概念,强化经济发展的概念。一要加强台海两岸经贸合作。二要促进海峡经济区跨省经济合作。三要深化山海区域合作。海峡西岸城市群和西部山区,包括江西的地区,有一个落差,解决这个落差就要通过加强合作,扩大自己的经济腹地,建立自己的市场。四要建立跨省市的协调沟通机制,建立合作架构。五要构建促进发展与合作的融资平台。
台湾海峡西岸和东岸落差很大,现在海峡西岸城市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是太高,规模不是很大。所以,要提升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城市质量和规模,增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承载能力,比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城市形象、城市品位都需要改善。要促进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比如福州、厦门、莆田、漳州、泉州、宁德这些沿海城市要加强联系,提升这些城市质量,扩大规模,要进行培育,改善它们的条件。要加强沿海城市对山区的辐射和带动,比如龙岩、三明、南平要建立区域性的中心城市,通过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发展,带动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余新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