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求先行”是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实践方向
省委在今年“四个专题”调研检查情况汇报会上提出,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要“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四求先行”是近年来海西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推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深刻理解“四求先行”的丰富内涵
在全省上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下,省委以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视野,提出“四求先行”,目的在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几年来的重要经验,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解决两个先行区怎样“做”才能“先行”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四求先行”立意高远。解放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80多年来最重要的经验。解放思想求先行的深刻意义在于,当前的解放思想主要是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展开,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放思想,就是要进一步在观念上解决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同时,不断探索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先行之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四求先行”把以人为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省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的新高度,同时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为民的关系,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突出强调了发展的目的。好字当头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好字当头求先行,也是认识上的新提升。这里讲的“好”,不仅要求发展有量的积累,而且要求发展有质的提升;不仅要求经济工作的好,而且要求各项工作的好,是把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整体性、系统性的好。持续和运作,都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总结出来的实践要领。“运作”实际上就是“做”,是行动,“持续”指的是过程,是一种延续的状态。持续运作求先行,就是强调建设两个先行区,必须立足于持续的努力奋斗,锲而不舍地以实干求实效。
“四求先行”科学辩证。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四求先行”主题鲜明,紧紧围绕建设两个先行区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展开;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深刻揭示了两个先行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深刻理解“四求先行”的内涵,一要从整体性上把握其内在联系。在“四求先行”中,解放思想是认识,是思想先导,持续运作是行动,是实践要求,它们相互贯通,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知与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四求先行”中,以人为本与好字当头也是相辅相成的。强化人本意识,才会持续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也只有发展质量提高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得以实现。“四求先行”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统一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统一于两个先行区建设的过程中。二要从开放性上把握其与时俱进的品格。“四求先行”中,“求”与“行”的精髓是行动、是实践,这就突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包括两个先行区建设重在实践的要求,也体现了“四求先行”所包含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拓展延伸到两个先行区建设,就是一个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过程,而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可以相信,全省干部群众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认识还会不断地提升、发展。
◆准确把握“四求先行”的内在要求
“四求先行”顺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牢牢把握发展新阶段特征,揭示和强调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面,为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突出强调了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是“四求先行”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海峡西岸经济区从提出到实施的过程,始终围绕着发展的问题来展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省委提出建设两个先行区,突出的还是发展的问题,还是怎样结合福建实际,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四求先行”围绕发展的主线,阐释了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发展的前提、发展的目的、发展的要求和发展的手段,既是对这些年来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成果的总结,又是对两个先行区建设中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要求。从发展理念看,“四求先行”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强调观念的转变,强调发展的人本意识;从发展要求看,“四求先行”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从发展方法看,“四求先行”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持续运作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四求先行”的要求,就要首先切实从思想认识上提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以此引领和带动各项工作,确保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
突出强调了先行先试的要求。先行先试是“四求先行”的基本要求。它充分反映了省委对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准确定位,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央要求的积极呼应,反映了全省上下对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强烈责任心。我省地处海峡西岸,又是我国综合改革实验区,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具有先行先试的基础和条件。“四求先行”,一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海西先行,思想观念必须先行。要有先行的观念,才有先行的行动。观念落后,行动不可能占先。我们既要强化抢抓机遇的意识,紧紧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社会和海内外各界的大力支持,又要敢为人先,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在迎接挑战中克服困难,不断拓展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新境界。二要有敢闯敢试的勇气。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在实践中形成了“活、和、创、韧”的基本经验,它也集中反映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身上所表现出的一种可贵品格和精神状态,体现了福建人民敢闯敢试的精神。在海西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尤其需要进一步弘扬这种先行先试的精神,尤其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运作。三要有先行先试的举措。中央对海西建设寄予厚望,我们要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搞好统筹协调、促进社会和谐、完善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头,着力在推动闽台经贸合作、两岸文化交流、人员直接往来、政策率先实施上先行一步。只要按照“四求先行”的要求,我们就能在实践中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走出一条具有海西特色的先行先试的路子。
突出强调了务实求效的要求。务实求效是“四求先行”的关键所在。两个先行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还是要立足实干、讲求实效、持续运作、不懈奋斗。一要有务实求效的劲头。几年来,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海西建设的思路不断完善,定位日益明晰,效应不断显现,氛围日益浓厚,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呈现出好的形势、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海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实干实效。“四求先行”的关键在于“行”,也就是要在实践中持续运作、持续实干,以干得助、以干求先。二要有务实求效的方法。善于把中央精神与福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当前面临的大环境、大趋势,又深入分析和判断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科学确定工作思路,在持续中推进有效的运作,在运作中实现可持续,努力使各项政策措施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三要有务实求效的作风。坚持求真务实,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阵风、一刀切,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把实效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标准,踏踏实实地把决定了的事和看准的事做实做好,特别是困难时不放弃、不颓废,顺利时不放松、不止步,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坚持务实求效,看准两个先行区建设的目标,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阔步先行。
◆着力营造“四求先行”的良好环境
“四求先行”阐明了两个先行区建设的实践方向,我们要为“四求先行”的真正落实,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践中,加强党的建设是关键。一要在先行中体现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对党的领导的研究,努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真正发挥好党委统揽全局的作用,进一步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增强执政理念,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本领,夯实执政基础,健全执政体制,树好执政形象。二要在先行中体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三要在先行中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要进一步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先进意识,激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宣传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带领群众创业的能力,以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行带动、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有好的发展机制。适应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协调互动机制,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完善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适应可持续发展新要求,完善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二要有好的创新机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建立健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完善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培养和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支撑发展、服务发展的作用,加快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三要有好的运作机制。把实施项目带动与品牌带动作为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两个重要抓手,以项目带动形成新增长点,以品牌带动提升发展水平,推动各个领域、各项建设体现好的要求,实现好的目标。四要有好的落实机制。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为具体项目和具体措施,逐级逐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到工作任务分解到哪里,就跟踪督查到哪里,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健全考评激励机制,把完善责任制情况的好坏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求真务实的积极性。
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一要强化舆论引导。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推动先行的重要条件。要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大力宣传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者的先进事迹,使之转化为推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精神力量。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好引导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工作,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树立福建良好形象。二要激发创造活力。坚持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来凝聚人心,进一步明确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奋斗方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创新、创造、创业的热情,持续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形成更大范围的合力,推动福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三要保持好的气势。倍加珍惜和维护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既要认真落实已有的政策措施,保持思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跟进新的举措。进一步保持广大干部群众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所表现出来的谋求发展的意识、攻坚克难的精神、应对风险的气势、服务全局的合力、拓展创新的气魄、锲而不舍的韧劲,进一步弘扬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两个先行区建设一定能迈开大的步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宏伟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