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海西建设 拓展区域合作
第一,从中央总体战略考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意义不仅限于加速福建发展的需要,也不仅止于促进两岸经贸发展,而是更着重于融合两岸关系的试验,是作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
第二,从区域经济角度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处在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经济圈这三个经济区的连接核心,在整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从福建本省角度看,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从自身发展条件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全面调整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推动自身发展壮大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战略。
第四,对江西而言,作为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愿意积极参与到这一区域经济合作中去,积极、主动地与福建互动对接,与台湾互动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赣闽、赣台经贸合作互补性很强,这些年来江西十分重视加强赣闽、赣台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对接长珠闽、连接港澳台、融入全球化”战略和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推动下,闽商来赣投资持续升温,赣闽两省经济合作项目与合作金额一直占据江西与各省市经济合作的前三位,福建已经成为与江西合作项目最多、合作金额最大、成果最丰硕的省份之一。2007年,江西引进福建客商单体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3 个,总投资112.98亿元,实际投资98.84亿元,增长64.9%,占各省市在江西实际投资总额的11.93%。今年1~7月,江西引进福建客商单体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3个,总投资96.01亿元,实际投资67.27亿元,增长37.56 %。一些福建的知名企业,比如雪津啤酒、兴业银行、顺远船舶等纷纷落户江西,提升了赣闽两省产业转移对接的份额和水平。
江西处在“海西”的重要位置,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以良好的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海西”这一平台的建立,意味着江西的区位优势,将通过“海西” 逐渐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战略腹地;江西的资源能源优势、低成本优势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将通过“海西”使之成为台商、闽商投资的洼地;江西和福建、台湾良好的合作基础,将通过“海西”进一步促进台湾、福建等地的优势产业加速向江西转移,使江西成为台湾、福建等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要地;江西的交通优势与福建的港口优势和台湾的资金、技术优势,将通过“海西”进一步促使赣闽和赣台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和更具内在动力上的合作,成为双方和三方经济共同发展的“繁荣之地”。(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洪礼和)
龙永图评述:从省域经济到区域经济的思想转变,这是我们解放思想,对经济规律重新认识的结果。我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就是打破省域经济的束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大突破。现在国际上都在谈区位优势,实际上区位是死的,不能改变的,但是一念之差,就会改变自己,形成区位优势。就像福建的宁德,是福建的一个边远地区,但是温州一旦加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宁德就变成衔接温州以至长三角的一个重要地带。因为长三角、珠三角经济比较发达,周边的省区都想沾这个光,我希望有一天海峡西岸经济区能够发展到这个地步,出现有些地方希望成为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部分。我相信这一天是会到来的,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