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专家学者为海西“支招”
2日,近百名在京院士、专家学者参加福建省举办的有关座谈会,他们认为,目前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面临良好机遇,也站到了一个亟待取得实际进展和实质突破的重要节点上,他们就海西先行先试定位、新兴产业选择、更好开发利用平潭岛等方面出谋划策。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说,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建议》,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时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吹响海西跨越发展的号角,让人对海西未来的发展势头充满期待。福建可以在引进政策和成果转移方面吸引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更多项目落户海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海西要在开放和创新两方面的结合上体现海西特色,可以把开放创新型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海西的经济定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巨大,建议福建利用自身的物联网基础和其他基础设施,有效结合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认为,要以两岸共同发展作为海西的一个导向。在先行先试方面,应该立足于发展自身的市场来引进产业,这对台湾比较有吸引力。比如福建的数字城市发展很好,可以考虑按照台湾目前产业的特点提供一定空间,创造一个平台,让台湾有关产业在福建获得良好发展。
刘震涛说,过去我们有很多替代进口的政策,也就是在某些领域提供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福建可以把这种方式延伸为海西先行先试的重要思路,比如某一种金融产品大陆没有,福建要争取做到用特殊的政策引进它、支持它优先发展。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卢耀如认为,福建可以参照港珠澳大桥以两个人工岛加海底隧道连接的方式,在平潭和台湾新竹之间进行连接,建议福建可以开展一些沿岸地带的海底地质勘探工作。他建议利用厦门、福州和三都澳“三头并进”推动海西发展,建议把平潭岛做成某一方面的旅游岛或者生态岛,吸引更多台湾企业在那里落脚。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说,虽然现在两岸交通的便利让双方的交流合作成本降低了,但福建与台湾之间的“五缘”关系仍具有独特优势。两岸和平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为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福建要充分利用对台优势,更好促进两岸融合。(记者 许雪毅 马述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