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海西越来越“聪明”

2010-05-11 09:03:13来源:福建日报

      国家外专局出台7大方面24条具体措施,为我省引智工作构建坚实的政策支撑体系。

  2009年,世界五大碱锰电池生产商之一——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AA型锂一次电池,并实现年产600万只AA型锂一次电池目标。这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规模生产AA型锂一次电池的国家。

  为了保持与世界电池行业领先水平同步发展,南孚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先后选派大批技术骨干赴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地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而大胆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像南孚一样,得益于国家外专局支持的企事业单位在我省还有许多。去年,全省共组织实施63个出国(境)培训项目,为海西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海外智力支持。

  为支持海西建设,早在2007年6月12日,国家外专局就出台《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从7大方面提出24条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引智工作的具体举措。《意见》的出台,为我省引智工作构建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对我省贯彻国家外专局支持海西建设政策举措的工作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省外专局机构和队伍建设,并建立对接落实《若干意见》的工作体系和责任制,将国家外专局的支持政策逐条逐项分解到各级各部门组织实施。目前,全省9个设区市都设立了引智办等专门工作机构。

  近三年来,在国家外专局集中政策、项目、资金、渠道、信息等各方面资源的积极支持下,海西引智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统计,仅去年一年,我省获国家外专局批准引进国(境)外智力项目215项、经费资助1475万元;实施省重点引智项目55个,安排引智经费415万元。成功举办第七届“6·18” 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展,推介专家项目成果1000余项,230多名国(境)外专家应邀参加“6·18”活动,推动58个项目与企事业单位成功对接,总投资近7.8亿元。

  截至去年底,我省已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300多个专家组织和高校、科研机构、留学生团体、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展高层次引智渠道;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聘请来闽长期或短期工作的国(境)外专家45000多人次,其中引进的国(境)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5000多人次。

  以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实施省重点建设项目福建炼化一体化工程为例,通过引智项目立项、引智经费资助等方式,项目先后引进来闽合作的美国和沙特专家130多人次。在外籍专家的指导、帮助下,项目引进、吸收了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的10套国际先进的炼油化工专利技术,促成了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成功投料试车,使我省炼油产能跃上千万吨行列。

  省外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阶段,我省引智工作将围绕海西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节能减排、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重点领域,重点服务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武夷新区建设发展、海西21个试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等重点工作,做好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项目和出国(境)培训项目计划的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的独特区位优势,着力先行先试,加大对台引智项目的扶持倾斜,探索在我省建立引进台湾智力成果示范单位和组团赴台湾培训工作,促进两岸人才、智力、项目、技术的有效对接和融合。(余潇)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