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厦门高雄两港两区合作助力海西与南台湾产业整合

2010-05-12 09:04:57来源:福建日报

高雄和厦门两港合作、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与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现场。 陈荣富 摄  

  
① 厦门高雄两港两区签订合作协议。 陈柱胜 摄

② 目前海峡两岸最大、最豪华的客滚船“中远之星”首次从厦门直航高雄,靠泊于高雄港3号码头。  陈柱胜 摄  

  

③ 台湾媒体采访“中远之星”乘务人员。  陈荣富 摄

      10日上午,高雄和厦门两港合作、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与高雄自由贸易港区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高雄港3号泊位码头举行。

  根据两港合作协议,厦门、高雄两港口未来合作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加强港埠发展、营运管理交流,以增进两港交流。高雄港实行自由贸易港政策,申请从境外进入自由贸易港区内的物品原则上都免审免验,港区实行高度自主管理。厦门则拥有目前海西首个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厦门海沧保税港区。这为两港开展交流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对接途径,未来两港将充分加强港埠建设、营运管理方面的交流。

  二是加强两港间物流合作交流与发展。拟建立两港物流信息平台,运筹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两岸高效快速物流供应链。

  三是建立双方业务交流及协谈机制。厦门港在十几年对台航运中,已经与台湾方面建立起良好的磋商机制,今后厦门港与高雄港将进一步完善在港航、物流等方面的交流、协谈机制,推动两港合作共赢。

  四是促进建立两港间人员专业培训与交流机制。加强两港港航、物流专业人员交流,构建相互培训、学习机制,培养两岸港航业高精尖人才。

  五是加强双方产业、海运市场信息交流。厦门海峡航运服务中心以海峡为出发点,立足航运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将具备信息交流、管理协调、市场规范、营运服务等四大基本功能。厦门港将依托该信息平台,加强与高雄港之间的信息交流。

  高雄港务局局长萧丁训表示,这次签订两港及两区合作协议,象征彼此运营的触角将做相互延伸,对两岸产业,尤其是南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的垂直或水平整合大有助力,将提高闽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陈梦婕 潘绣文)

      链接>>>

      厦门港与高雄港交往历程

  1997年4月,厦门轮船公司“盛达”集装箱船从厦门海天码头起航,开赴台湾高雄港,中断了48年的两岸航运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3年来,厦门与高雄之间的航运发展势头良好,承担着两岸“试点直航”6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

  2008年12月,厦门轮船公司“盛达2”号集装箱船再次从厦门海天码头起航,拉开了厦门与高雄两港之间海上直航运输序幕,两地潜在的近距离、短行程、低成本运输成为现实,为两岸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便捷通道。

  2009年4月,“泰华轮”搭载着“情系宝岛,千人赴台旅游团”的900多名游客,从厦门东渡厦金码头出发,经澎湖驶往高雄,拉开了厦门与台湾海上客运直航序幕,丰富了大陆游客赴台游形式。

  两岸直航后,高雄港与福建省的港口往来最为密切。高雄港务局所督导的厦金“小三通”客运业务方面,2009年就有128万多人次进出,较2008年增长32%。在货运货柜装卸量方面,2009年两岸直航高雄港的货柜装卸量有97.5万标箱,其中,福建省的港口往来总计有47.3万标箱,约占总装卸量的半壁江山。(陈梦婕 潘绣文 陈荣富)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