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罗源:加快转变促提升 科学发展“跨大步”

2010-05-20 08:53:58来源:福建日报

      罗源湾,声名日渐远播。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港湾,现已在海西建设的大潮中异军突起。近年来,敢于挑战、大胆先试的罗源县决策者们依托优势,重点发展以电力、能源、冶金、船舶修造、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等为主导的临港高新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港口连接产业的效应,形成了以港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如今,一个新兴的生态港口工业城市正逐渐崛起

 

优化结构谋发展

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  
“和谐号”动车驶入罗源站

福州新闻网 

福建德胜镍业生产车间

福州新闻网

亿鑫钢铁厂区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罗源县按照“跨大步”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时的“三个切实”重要指示,把握机遇,主动对接国务院《意见》和省市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港口兴县、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夯基础、跨大步、增实力,加大力度转型、加快步伐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优化产业结构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更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罗源县近年来立足“调结构、促转型”,积极作为,提出按照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的思路,以港口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紧紧围绕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目标,着力延伸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光电、制药、食品、汽车、机械、船舶等多门类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发展壮大“五片区、三基地、三园区”的建设,使罗源湾成为沿海经济的纵深地、生产要素的集聚地、产业转移的选择地。

  今年初以来,罗源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全县136家规模企业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比工业总产值增幅高出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6%提升到90.81%。随着弘景木塑、嘉纳塑胶、HID节能灯等一批低碳高新项目先后实现投产,罗源湾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罗源县工业总产值预计达71.42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达65.53亿元,同比增长52.2%。产值的大幅度增长,离不开各种以创新见长的“低碳工业企业”的贡献。

  五月的罗源湾花红柳绿,生机盎然。

  走进福州千里马节能灯有限公司,这里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据台商林文雄介绍,该项目自去年“9·8”期间签约动工到今年投产只用了短短的半年时间,这些都与政府的极力帮扶是离不开的。目前公司为福建省唯一一家生产HID灯具的高新企业。由于HID灯具比LED灯更亮且没有散热问题,它成本低,维修率低,能耗比LED平均低30%左右,后面的反射罩有聚光、防止灯光二次污染的作用,符合低碳社会的发展前景。目前,该公司的两条HID灯具生产线已经进入调试阶段,并已开始试产,预计今年下半年的产值即可达5000万元以上。

  罗源湾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府良好的服务,带动了罗源湾临港工业蓬勃发展,更是让一大批顺应市场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入驻,对罗源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落户在开发区南片工业区的恒乐电涡流缓速器项目则投资达2亿元,主要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专用辅助制动系统——电涡流缓速器。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8亿元,年税收12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填补了福建省在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生产方面的空白。而弘景木塑则将目光盯上了罗源县的菌菇棒。罗源是菌菇生产大县,如何处理菌菇棒一直是农户头痛的问题,很多人干脆焚烧了事。弘景木塑通过引进北京化工大学的发泡专利技术,将回收的菌菇粉和塑料混合,研发出一种能防火、阻燃、防腐的木塑复合材料。新材料兼具塑料的可塑性、防腐性和木头的质感,不仅解决了焚烧污染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罗源县今年还将力争实现“三个十”目标,即投产10个项目:加速三金高速线材、华东船厂、海峡西岸软包装三期、博美生物制药、宇星彩板二期、永荣不锈钢二期、宏丰备件、远嘉叶蜡石、恒久汽车缓速器、千里马节能灯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并力争投产;开工10个项目:积极争取德盛镍业、亿鑫钢铁、三金线材等项目增资裂变扩大生产、提升规模,加快推进晟元不锈钢冷轧、西海岸树脂、嘉纳塑胶、弘景木塑等一批已签约项目的转化升级和前期工作,力争动建;落地10个项目:加强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华威汽车制造、兴贸制衣等一批项目顺利落地。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高新企业项目的落地、动工、投产,这些“千里马”们在罗源湾大发展的广阔天地里将恣意驰骋。

 

基础先行筑平台

福州新闻网

罗源湾狮岐5万吨码头5#泊位

      为使临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罗源县牢固树立“筑巢也是服务”的理念,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拓展平台。

  加快港口建设。深入实施“港口兴县”战略,在确保现有码头正常运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深度开发,进一步改善港口集疏运条件,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提升罗源湾港口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是力争动建碧里作业区6#、7#两个5万吨级泊位和狮岐作业区德盛镍业项目4个2万吨级专用泊位;加快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动建博澳码头;推进牛坑湾围垦工程建设,完成5万—10万吨级全天候航道疏浚;完善通关中心建设,力争口岸联检单位入驻;推动一类口岸报批工作。随着这些投资超百亿的码头集群在罗源湾北岸一线铺开,至2012年,该港区的年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罗源湾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海峡西岸的枢纽大港之一。

  罗源县近年来还加快完善了路网建设,贯通了疏港公路碧里至将军帽段,力争动建省道201线碧里至鉴江段公路和104国道水古至上楼段拓宽改建工程,完成省道201线鉴江至宁德界公路的前期工作。推进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建设,建成部分桥梁、隧道。抓好开发区“两路一桥一堤一片区”建设,贯通开发区中央大道,建成岐鹤路和岐鹤桥,动建白黄路,续建江滨南大道路堤结合工程,形成开发区南片较为通畅的交通网络。同时还加快基础配套建设,实施边岐山工业水厂扩容工程,日新增供水5万吨;动建霍口敖江径流取水工程,建设将军帽、鉴江两个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开发区南片110kV变电站及配套工程,确保项目落地用电用水需求。同时,建成开发区南片日处理1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拓展融资渠道,总结推广BT、BOT等运作方式,统筹推进开发区南片填方造地3000多亩。

 

坚持优化农业不松懈

  罗源县在大力发展临港高新经济的同时,坚持打造优化农业品牌不松懈。

  近年来,罗源县以建设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闽台合作园区为契机,提出“夯基础、创品牌、促增收”为目标,每年安排1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优化升级。抓好产业,全力扶持食用菌、茶叶、毛竹、油茶、畜牧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加大实施乌龙茶、油茶种植和发展设施农业财政补贴政策,目前全县已新种植乌龙茶480亩,完成5000亩油茶种植总体规划,发展大棚蔬菜500亩。抓好龙头,不断发展壮大1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一季度实现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15%,从而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创建品牌,加快“下廪羊”、“罗源秀珍菇”、“罗川七境铁观音”和“罗湖云雾红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今年全县共完成食用菌生产4300万袋,实现产值1.03亿元。抓好基地,在扶持福田牧业发展和国家级福建山羊保种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1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各乡镇培育1—2个现代农业示范点。同时,罗源县将继续依托港口、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等交通枢纽,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业,整合开发罗源火车站周边土地,构建罗源湾物流中心。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订货会,提高产品市场开拓能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大力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加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拓展农村贸易。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业、银行保险和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发展,不断提升三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倾力民生增福祉

福州新闻网

城区一角

福州新闻网

凤山公园一角

      罗源县继续把保民生的各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实事,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行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的转产转业工作。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0%以上,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

  关注弱势群体是罗源县近年来工作的一大亮点,先后深入开展了“春风行动”、“爱心园”、“亲情园”、党建“三个一”活动,及免费提供农村寄宿生床上用品“七件套”和农村低保学生每人每月60元生活补助费。建立健全孤儿救助制度,实施孤儿就学全免费,保证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享有接受同等教育机会。同时,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积极帮扶困难家庭、退休职工、贫困学生、残疾人等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巩固提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成果,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化“平安罗源”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社会安定稳定。

  人和业兴。罗源县在今年“5·18”期间,立足罗源湾临港工业区这一大平台,积极引进高起点、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大的工业项目,以提升罗源经济的竞争力。据悉,罗源县今年海交会可望签约项目达12项,投资总额4.32亿美元,协议外资1.37亿美元。

  罗源湾畔春潮涌动,干劲十足的罗源人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面前,继往开来,追求卓越,为建设罗源湾畔崭新的滨海城市而不懈努力着。(文/图 林克城 郑秀杰)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