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福建省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稳健起步

2010-05-28 11:52:05来源:福建日报

      为推进城乡统筹,我省确定在上杭县古田镇等21个小城镇开展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力争在三到五年内,使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地向镇区集中,小城镇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如果说,古田的红色文化震撼人心的话,那么,古田今日的绿色则让人沉醉——没有机器轰鸣、没有烟囱林立,但这里确实在飞速发展中。1个月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古田举行共建古田数字生态园签约仪式,宣布古田数字生态园将是全球第一个数字生态园,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1亿元。

  武夷山市兴田镇,在武夷新区的规划中,成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兴田片区,开始招商引资;建阳市将口镇,横南铁路、京台高铁、浦建龙梅快铁三条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将交汇于此,武夷新机场也规划在此选址,这里将形成闽浙赣皖新的交通枢纽。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上杭县古田镇等全省21个小城镇,将在更高的平台上拉开新一轮的建设序幕。

规划:超前定位高标准

  “2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来到古田镇,瞻仰古田会议会址,和老区干群共度除夕,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推进小城镇综合开发,高起点规划,打造‘红色圣地、生态古田’。”作为全省21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之一,上杭县古田镇以“红色圣地”著称。谈起当地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思路,古田镇党委书记张毓章用“打造红色生态名镇”来概括。

  省里推出21个小城镇实施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龙岩有3个乡镇名列其中。为了开阔眼界,科学决策,龙岩市由书记市长分别带队,奔赴浙江和广东考察小城镇建设,一路察看,一路交流;一路议论,一路振奋。

  张毓章告诉记者,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借鉴浙江、广东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规划先行和适度超前的定位成为3个小城镇建设试点的指导性要求。

  根据这一高标准,古田不会重复一些小城镇走过的片面工业化的低标准之路,重点培育生态型工业、生态观光农业、生态乡村旅游,突出生态建筑,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目前,《古田镇总体规划(2008—2020)》、集镇控制性详规和21个建制村的总规、详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今后,当地将以规划为指导,逐步形成会址核心区、田园风光片、中心镇区片、名镇新居片、旅游度假片、教育科研片“一核带五片,千顷绿映红”的空间结构,加快推进古田会议会址群第四期维修保护工程、中科院古田数字生态园、龙岩市农科所科研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3家星级旅游酒店等重点项目。

  家门口上高速,坐高铁迅捷便利;银行、超市、医院、影院一应俱全;小区周围十步是公园,百步是景点……这样的景象不是高档楼盘的广告辞藻,而是未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模样。南安市水头镇的小城镇建设,也立足高起点。

  水头镇位于晋(江)南(安)翔(安)三地交界处,到2009年底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1.4亿元。被确定为全省试点镇后,南安迅速成立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完成了《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方案》。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水头镇总规修编工作,南安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和目标进行规划、修编,结合水头镇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安排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绿化系统等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布置了第一批55个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文化教育等民生项目。

  同时,南安市水头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将成为拉开水头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大序幕的投融资主体。

  综合改革建设一启动,21个小城镇无一例外都选择了高起点规划。

启动:项目带动寻突破

  总投资10亿元的一汽凯鲍生产基地,在地处永定县高陂镇的龙岩经济开发区汽车工业园开工。这个工业园重点引进商用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配套企业,计划至2015年建成海西商用汽车制造基地。一汽凯鲍生产基地是该工业园引进的第一个汽车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5万辆中重型载货汽车生产线。而为了这一大项目顺利落户永定,县、乡有关干部放弃国庆休假,分组入户做被征地群众的思想工作,仅用8天,就顺利完成首期240亩征地任务。

  这一大项目的落户,正是高陂镇在小城镇建设中以项目带动寻求突破的一个缩影。

  5月下旬,尽管正值雨季,汽车工业园建设工地依然一片繁忙,工程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紧张钻探。高新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树溪告诉我们,汽车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目前入园的福建凯鲍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委托福建省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机械第九设计院进行土建工程、工艺设计,整车联合厂房也在最近开工建设。

  按照“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工业新城的目标定位,高陂镇在小城镇建设中以项目带动寻突破,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极大地促进了园区的建设、提升。目前,园区共洽谈项目22个,总投资54.74亿元。

  “项目是推进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长泰县岩溪镇党委书记王劲东说,就“项目先上”这一重心,岩溪镇确定镇区旧城改造、工业经济、特色农业、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等14大类、4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2亿元。对项目投入,岩溪镇采取向上争取资金、金融贷款、市场运作等多元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努力破解资金难题;对项目推进,岩溪镇推行“试点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工作机制,逐项分解细化项目,明确项目责任人及建设期限,确保每个项目按时开工、快速见效。今年,岩溪镇就启动建设项目40个、计划总投10.8亿元。

  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将成为小城镇建设迈上更高平台的基石。

  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

  宽敞的厂房里,几十台电动缝纫机快速运转,女车工正熟练地加工雨伞……这是我省首个移民创业园——白沙移民创业园的泰克伞业加工厂的生产情景。泰克伞业是移民创业园开工建设以来落户该园并投产的第4家企业,解决了当地100多个移民就业。目前,园区投资1900万元的环保砖生产等多个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

  新罗区白沙镇的小城镇建设推进中,有一条值得关注的做法,那就是:产业支撑配套,让集镇居民住得好、富起来。

  白沙镇把小城镇建设与移民安置、新村建设、社区设置相结合,把营斗、小溪、樟坑村的移民分别安置在集镇周边,按高标准统一设计建设成公寓式新村。为了让移民实现第二次创业,新村建设把一层设计成店面,共建设了400个店面,使65%以上的移民家庭拥有一间店面。如今,移民们在住进白沙集镇上最繁华移民新村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自家店面,开起五金店、修配店、饮食店。

  为解决移民的就业出路,镇党委、政府创办了全省首个“移民创业园”,在集镇周边规划了500亩的工业集中区,投资1.5亿元,建设12幢、每幢1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及配套服务设施8万平方米。现已有三家企业落户园区,有4家企业正在洽谈,已带动移民就业500多人。镇领导告诉记者,下一阶段,白沙镇将抓住当前被列入省小城镇建设试点的历史机遇,用足、用活、用好促进移民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发展。

  地处角美镇的漳州龙池开发区,号称闽南“小金三角”,区内角嵩路(角美—海沧嵩屿)横贯而过,是漳州对接厦门特区的产业聚集区。驱车经过,映入眼帘的是延续了数公里的现代化工厂,四周楼房鳞次栉比,让人目不暇接。目前,落户开发区的工业企业有一百多户,开发区的人口已达到了近10万人。很难想象,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地……

  按照产业集聚、产业支撑的原则,角美镇注重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努力把角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金属制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设备制造业六大加工生产基地。角美镇以现有的主导产业为基础,着力改变人力密集型企业现状,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做精做强主业,做优做响品牌。

  尽管21个实施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小城镇刚刚起步,然而,新生的力量是如此强劲,未来几年,各地县域经济的新亮点中,必然有它们一路闪亮发展的轨迹。(本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章岩)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