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 “人一我十”求突破
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之后,宁德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渐渐成为资本投向的热土。宁德干部群众抓住机遇,以人一我十的苦干精神,默默耕耘在这一片热土上。
启动的,不仅仅是项目,更带来信心与底气
作为环三都澳区域的核心区和环三战略的启动区——霞浦县溪南半岛,原先并不为外人所熟悉,如今中海油的入驻让它名声飞扬。
2009年12月19日,海西宁德工业区在溪南半岛正式开工建设,综合开发进入实质阶段,这也是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出台后,央企与我省合作的第一个项目。
这里的干部群众表示,海西宁德工业区的启动,带来的不仅是项目,更是人气和底气。
与溪南半岛相邻的东冲半岛,两个大型船厂正抓紧建设,其中申望造船项目将引进韩国合作者,以世界顶尖技术促成宁德传统造船业的提升。“敢想才敢干,大唐火电、宁德核电、海西宁德工业区的落户,对我们的信心是个极大的鼓舞,环三战略大有可为。”刘家职介绍说,海西(霞浦)铁矿石物流及30万吨级配套码头建设即将启动,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1亿多吨;3000万吨油储项目正在洽谈,江西省不少企业纷沓而至寻求出海口。
“从招商到择商,大项目、好项目的入驻,让环三规划立稳高起点。”环三研究院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
镍合金产业链的打造和台湾最大电机企业东元电机的到来,促动福安产业布局规划的调整渐入佳境:在赛岐、甘棠和福安经济开发区,以发展电机电器产业为主,引导技改扩建项目、上下游产业链项目集聚发展;通过整合赛江流域船舶企业布局,组建船舶修造集团,形成综合性船舶工业体系;在湾坞、下白石和溪尾片区布局临海工业,坚持新区建设与工业发展同步推进……福安市决心通过3至5年努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实现闽东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初具规模的产业升级目标。
奋进中,看到了抢抓机遇的主动意识,与推动发展的责任意识
“3个半月征海征地近1500亩,其中包括海域、虾塘、育苗室、住房、寺庙、200多座坟墓。”陈合招不胜唏嘘,“基本上天天都泡在溪南半岛,嘴皮子都磨破了。”
陈合招是海西宁德工业区霞浦县指挥部总指挥,在推进征迁工作中创造性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连春节期间,我们都在做征迁工作。一个虾塘10多个股东,只有过年才找得到人,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协商。”在陈合招和镇干部的努力下,征迁协议顺利签订。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宁德作为后发地区,必须抢抓好每一个机遇。”陈合招表示,“海西宁德工业区对环三战略实施有重要意义,决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到位而减速。”
“环三战略的实施给我们的发展以更大的空间。”在安发(福建)生物科技园内,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高益槐动情地说。他投资2000万美元的科技园占地面积125亩,将形成集科学研发、示范种植、生物高科技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人才培训为一体的高新科技生态示范园区,日前刚被中国科协授予“海智计划”福建工作基地生物科技产业示范点。
“机遇稍纵即逝,蕉城区能不能在环三战略推进中率先加快发展,关键在项目,成败取决于项目。”宁德市委常委、蕉城区委书记郑民生介绍说,今年,蕉城区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推进“项目落实年”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按照“保投产、抓续建、争开工、促前期”的思路,提出了“1521工程”的项目工作目标,即策划储备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推进50个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确保20个重点项目开工、确保10个重大项目竣工,力求在交通、能源、重大工业项目上取得突破。
谈跨越发展、谋跨越发展,宁德干群奋发而为,环三都澳区域开发风生水起。(黄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