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律援助为弱者撑起一片正义蓝天
贫者必援,弱者必帮,残者必助。近年来,我省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以实际行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撑起一片正义的蓝天:
每年为困难弱势群体免费打官司1万多件,法援胜诉率达85%以上,每年接受法律咨询都在10万件以上;有关法律援助地方立法、业务规范、法律援助财政经费保障等先行先试,得到司法部、全国妇联、团中央及中央文明委等多次肯定;首创涉军法律援助被中央政法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2个部委向推广全国;首创涉台法律援助新做法得到司法部、国台办高度赞誉。
纵横交织 五级网络覆盖城乡
健全的法律援助机构和不断壮大的法援队伍,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特别是让弱势群体“想维权、能维权、维得了权”。截至目前,全省94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全部建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还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在全省1101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全省93.6%的村(居)委会建立了以村(居)调委会主任为主的联络员制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在全省基本形成省、市、县、乡(镇)、村(居)的纵向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同时,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还依托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设立了横向的法律援助工作站577家。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法律援助组织框架已基本形成,一个遍及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的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从组织机构上基本实现了对困难服务对象的无缝覆盖,全省注册法律援助志愿者人数达到1523人,基本满足了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
在莆田城厢区霞林居委会,因为没有提供赌资,祁某被丈夫王某用菜刀砍成七级伤残。祁某向莆田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就离婚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给予法律援助。
了解到这对夫妻感情确实破裂,沉溺于赌场的王某经常向家人索要赌资,还经常实施家庭暴力,法援中心及律师多方努力,最终离婚协议达成,避免了其他更大纠纷。
求新求变 保障能力节节提升
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在为仓山监狱服刑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中了解到,服刑人员甘某因不服判决,多次自杀未遂。甘某的情况引起法援中心的重视,并将该案列入重大疑难案例讨论。原判法院认定,甘某伙同他人蒙面持刀抢走摩托车一部及若干财物,遂以抢劫罪判处甘某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法援中心律师认为,该案在证据的关联性、证明力上存疑,已有证据不足以证明甘某犯抢劫罪的事实。经法援中心反复调查多方努力,该案最终重新开庭审理,将有期徒刑改判为3年。
近年来,省司法厅与省高院共同下发民事、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并相继建立了法律援助接待、咨询、申请、受理、审批等11项法律援助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福建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查办法》等10多项制度,在规范全省法律援助业务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受到司法部的肯定。
无论在法律援助地方立法还是财政保障支持上,我省都进行许多有益探索。2002年1月20日,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福建省法律援助条例》,使我省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对法律援助进行地方立法的省份之一。2002年1月29日,省委、省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列入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2006年,省财政厅和司法厅联合下发了《福建省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管理办法》,首次确立了省财政设立补助市县区法律援助办案专款,并明确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补贴标准。同年,全省法律援助办案数首次突破万件。如今,我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对象的标准十分明确,法律援助条件、范围、经费保障等从立法和政策层面得以进一步明确,全省法律援助事业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延伸职能 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今年5月4日一大早,安徽籍农民工张龙顺就来到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申办法律援助证。今年4月,他跟福州一个包工头签了劳动协议做水泥工,每天120元,做了近50天工,包工头却一直不付工钱。“办了法律援助证后,我要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工钱。”张龙顺说。
在办证现场,申请者只须填写表格并提供身份证、用工证等证件,即可领到法律援助证,还有7位律师为申请者提供法律咨询。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从去年开始在全市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农民工、残疾人、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凭身份证、工作证或工会会员证可申领法律援助证,免费接受法律咨询及诉讼代理服务。
近年来,我省司法行政部门不断为特殊群体提供各类法律援助,全省法律援助案件以年平均10%的速度快速增长,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劳动工伤诉讼代理,扩大到刑事受害人代理、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劳资纠纷、工伤事故、下岗职工权益保障、医疗事故、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和工会部门共向50万农民工发放了法律援助证,农民工受援人从2005年的1995人上升到2009年的6594人;先后向22万残疾人发放了法律援助证,去年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达2000件。
在先行先试中,全省法律援助工作涌现了许多典型,厦门、福州、泉州等市的法援中心先后多次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泉州市法援中心先后两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厦门、南平、三明等地方法援中心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
“财富的拥有可以有先后之分,司法公正的获得却不能有先后之别,法律援助让人人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省司法厅厅长陈义兴说。(闵凌欣 汤万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