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文化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2010-06-01 08:10:51来源:福建日报

      文化产业作为世界范围内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条件,而且能够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多年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近几年,我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文化产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新兴业态迅猛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和多元投资格局开始形成,“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有力提升了海西的影响力,也为福建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经济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文化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贡献越来越大。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产业在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跨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进程中,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福建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从推动福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重大使命出发,更进一步认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其本身同样面临如何转变方式、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问题。我们要通过改革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增强内在活力。着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十大文化产业。同时,要大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推进文化市场建设,加强原创文化产品生产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新的文化业态,促进文化资源与资本、文化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进一步打造富有魅力的文化品牌,利用传统品牌优势,发展壮大一批新兴文化品牌,挖掘培育具有福建特色,结合现代科技、现代理念和现代运作模式的特色品牌,增强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闽台之间一水相连,文缘相承。实践证明,积极搭建对台文化交流平台,主动承接台湾文化产业转移,吸引台湾企业和人才前来创业、投资和发展,这是我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与特色所在。我们要继续发挥优势,以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为主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推动闽台动漫、网络、会展等文化产业深度有效对接,形成两岸文化产业发展互惠双赢局面。在多方面先行先试,鼓励台商到福建投资文化产业,在福建建立文化生产基地、地区总部、研发及营销中心,进一步提升闽台文化交流与合作水平,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福建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应与时俱进,以宽广的视野、开放的胸襟,穿越地域界限,广泛吸收其他地方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享;同时,立足自身文化优势,克服不足,以先行者的勇气和魄力,抓住机遇,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力求突破,充分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充分释放文化创造的活力,兴起文化产业发展新高潮,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福建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