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业,莆田港城新引擎
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莆田着力挖掘港口优势,打造临港工业集群,吸引了成批央企和海外大财团前来加盟——
走进莆田LNG产业园,徐徐海风中,LNG站线项目中的4个16万立方米的储罐一字排开,其中两个已投入使用,另外两个主体工程正马不停蹄建设(上图,陈建平 唐群英 摄)。该项目全部建成后产值将达56.49亿元。
沿海边一路看去,一个充满希望的LNG产业园展现在眼前:莆田燃气电厂3台机组已转入商业运行,气电负荷超百万千瓦;LNG冷能空分项目建设已全部竣工,等待调试;中海石油深冷精细胶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鞍钢冷轧项目正加紧施工,明年3月份将建成投产。
发展源于对自身的深刻认识。莆田最大的优势在哪?在港口。为挖掘港口优势,更好地融入海西发展大局,莆田市制定了“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先行开发湄洲湾,加快规划兴化湾,保护利用平海湾,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奏响“奋力追赶、持续提升、蓬勃崛起”的雄浑三步曲,临港产业正崛起成为莆田发展新引擎。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曾是制约莆田港口经济腾飞的一大瓶颈。为此,莆田市计划总投资580多亿元,加快构建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现代化交通网络。目前,湄洲湾东吴港区和秀屿港区34个万吨级至30万吨级深水泊位码头正加快建设或进入前期工作,建成后可新增货物吞吐能力超亿吨;“一纵、一横、一支线”铁路网建设迅猛推进,福厦铁路莆田段已通车,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在铺轨,向莆铁路预计2011年底建成;总里程268.8公里的“两纵两横”的高速公路网将于2014年建成,形成各县区之间半小时经济圈;总里程374公里的24条疏港公路已有4条建成通车,其他的正全面推进;莆田机场建设被国家民航总局列入海西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
随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突破,莆田成为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中海油、鞍钢、中铁、国投、国网、国电、中核、神华等央企纷纷前来布点,新加坡西河控股集团、金鹰集团、马来西亚云顶集团等国际财团也来加盟;一批重大项目已经落地建设或投产,完成投资660多亿元。265个在建和预备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近2000亿元;中铁妈祖城两年内可完成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国投石门澳产业园即将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沧海横流,千帆竞发。临港工业的崛起将带动莆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莆田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成为莆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能源、新材料、重化工、特种钢铁、林产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制鞋、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转型,莆田经济板块正在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