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是推进海西建设的重要平台
“海峡论坛”是在海西战略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的背景下,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29个部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台湾30家民间社团联合举办,以民间和基层为主体的两岸综合性大型交流平台。2009年5月17日举办的首届海峡论坛,来自台湾各领域、各界别、各阶层人士8000余人以及大陆代表共上万人,参加了论坛大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文化艺术周”、“两岸民间交流嘉年华”等四大板块18场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首届“海峡论坛”成为两岸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代表性十分广泛,影响深远的一次两岸民间大开放、大交流的综合性活动,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个创举。
今年6月即将召开的第二届“海峡论坛”,仍然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在上届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深化交流,它将是一次特色更加鲜明、领域更加广泛、成效更加凸显的推动两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的空前盛会。论坛不仅将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同胞感情更加融洽,累积两岸同胞更多共识,而且对进一步发挥福建对台“五缘”优势,加快海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将有利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海峡论坛”在福建举办,有利于发挥福建对台优势,构建两岸人民交流与合作的先行区。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珠联璧合,历来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经过30年的共同努力,闽台交流合作已有很好的基础。截至2009年底,福建累计利用台资160亿美元,约占大陆利用台资总额的四分之一强;闽台贸易总额累计400多亿美元,台湾已成为福建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资本输入地;台湾百家大企业已有40多家落户福建,为福建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为推动闽台交流与合作,福建率先设立台商投资区,率先设立两岸农业、林业合作试验区,率先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率先实现两岸试点直航,闽台携手共建了一大批产业合作园区、合作基地、合作服务平台和对口合作单位,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了有效的先行与引领作用。近年来,闽台经贸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拓展,旅游业合作日益完善,金融业合作不断创新,物流业合作进一步深入,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海峡论坛是一个两岸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平台,各领域、各界别不仅在这个综合性平台中把握两岸交流合作的大机遇,而且都能在这个大平台中找到对口的专业性平台,开展交流与对接,提升交流实效。
“海峡论坛”对加快福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建设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将尤为凸显。在制造业方面,过去一段时间,闽台产业合作已有良好基础,福建通过对台合作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台湾也在合作中获益良多。目前,两岸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加快的挑战,产业结构都面临进一步调整优化的需求,尤其福建如何抓住两个历史性机遇,深化对台产业合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早日把福建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任务十分艰巨。“海峡论坛”为深化闽台产业合作创造了良好机会。在这次论坛活动中,两岸工商业界是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参与者有大型龙头企业,也有众多的台湾中小企业。台湾中小企业是台湾企业的主体,其企业数量占台湾企业总数的95%以上。台湾中小企业以海外市场为主战场,产品80%外销,构成台湾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福建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既需要拥有大项目的龙头企业,也需要千万家与之配套的中小企业,以延长产业链,提高福建的产业聚集度,在这方面台湾中小企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海峡论坛”这个平台,福建企业界能够更好了解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同时,也让台湾中小企业更深入了解福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把握投资海西的契合点,从而推动台湾中小企业与福建产业的有效对接,共同探索两岸产业合作从功能性合作提升到制度性合作的有效途径。在农业方面,闽台农业合作是“海峡论坛”的重要内容。台湾中南部是农业的主要区域,也是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广大农民的政策措施。这次“海峡论坛”将有众多台湾中南部民众参与,通过论坛这个平台,他们将对大陆的惠台农业政策,以及两岸农业尤其是闽台农业互补性,有更加直观、更加深入的认知,进一步推动闽台农业合作从品种、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向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转变,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升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水平,更好地发挥试验区在全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其次,有利于闽台区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海峡论坛”对闽台区域文化融合具有深远影响。闽台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是闽台经济发展和互信合作的巨大精神资产。如同中华文化一样,闽台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和合”,这种价值追求是儒学的核心内容。这一理念对两岸合作具有深刻的意义:“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合则双赢,分则俱伤”,即是“和合”思维的体现;“和气生财”已成为华人商贸成功的重要秘诀,“和合”思维也将是处理两岸关系,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的宝贵资源。对福建来说,要推动闽台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台湾海峡经济区,应先从文化区域一体化着手。文化是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这次“海峡论坛”期间,两岸民众将通过综艺晚会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弘扬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精华,不仅能够使两岸同胞深深感受中华文化的浓郁氛围,融洽彼此的感情,而且充分彰显闽台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其不可替代性和广泛的民众基础,进一步拓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的内涵,促进闽台区域文化的融合。因此,此次“海峡论坛”将再次体现闽台区域文化是闽台经济发展和互信合作的宝贵资源,是推动闽台经贸合作的深层基础,将有利于在新形势下推进闽台区域文化进一步融合,并通过文化交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
第三,将有利于民间交流进一步扩大。由于“海峡论坛”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面向两岸基层民众,强调平等参与互动,创新两岸交流合作形式,进一步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使两岸同胞在友好亲和中感受真情,在交流互动中增进共识,有力推动了两岸同胞大交流,两岸各界大合作,进一步扩大了两岸交流合作的空间和领域,得到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广大基层民众的广泛欢迎。
两岸民间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扩大基层参与面,推动两岸同胞大交流,促进两岸各界大合作,开展两岸基层对口大联谊,是“海峡论坛”的突出特点。通过举办第一届“海峡论坛”,台湾基层民众的参与热情大大提高,两岸基层交流内容更加丰富。这次论坛举办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联谊交流会”、“海峡两岸职工论坛”、“海峡妇女论坛”、“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会”等,将对促进两岸民间交流、增进基层民众情谊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举办“海峡青年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暨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等活动,将有力促进两岸青少年友好互动。通过举办“海峡论坛”,将有利于促进闽台人员往来,密切闽台关系,使闽台民间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并成为推动海西建设的巨大力量。
由于“海峡论坛”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其影响也将是广泛而深远的,一方面,“海峡论坛”不仅为两岸交流与合作、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随着“海峡论坛”效应的持续发酵,两岸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成效,也必将在这个大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明天。(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