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视野昂扬斗志 汇聚合力加快发展
孙春兰黄小晶等省领导在设区市进行工作检查侧记

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领导,在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检查工作。 郑杰 摄

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领导,来到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检查工作。 郑杰 摄
武夷巍巍,闽水汤汤,作为我省的内陆地区,龙岩、三明、南平三市守福建西北边界,育八闽大小河川,借着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海西最具魅力的绿色腹地。
6月10日至12日,省委、省政府在结束对沿海地区的工作检查后,转入内陆三市。
福建绝大多数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地处山区。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来闽考察之后,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设《意见》颁布一年多来,这些地区如何抓住新的机遇,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如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带着对这些问题的高度关注,连日来,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等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驱车千里深入内陆三市,下田间地头,进企业厂房,看发展,听情况,议思路,认真检查各地发展举措和建设成效。
踏上闽西红土地,“百亿产业”、“百亿企业”和“百亿车间”令人刮目相看,工程机械、金铜矿产、精品卷烟、环保设备、稀土材料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基地在龙岩迅速崛起,中心城市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统筹”与“民生”始终不渝地体现在龙岩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中,老区人民凭着一股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精气神,正在海西建设中努力求先行当前锋。省领导们希望龙岩坚定推动科学发展,抓住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努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初夏的三明,发展的项目在争先,发展的方式在转变。发端于小陶镇八一村的“168”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从农村延伸至各个领域,为全市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基础设施持续先行,省内规模最大的永安吉山枢纽互通、三明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正快马加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徐碧新城、贵溪洋新区连片发展,“大三明”呼之欲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三明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气象。省领导们希望三明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产业聚集度;继续提高经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增加群众收入;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改善民生,打造软环境优势,推动三明在海西建设中更好更快发展。
碧水丹山中的闽北,绿海扬帆千舟竞。南平市依据“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布局,再造与重构传统城市功能,山水间崛起城市集群;通过加快闽浙赣边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开始实现从路网末梢到交通中枢的嬗变;变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逐步走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围绕建设海西绿色腹地的发展定位,闽北强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三大支撑,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省领导们希望南平市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发挥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产业改造提升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以建设武夷新区为载体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打造海西绿色腹地。
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每到一地,一天满满的行程下来,匆匆用过晚餐,省领导和各设区市市委书记、市长以及省直各部门厅局长们就坐下来召开工作交流会。结合一天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大家点评好经验、好做法,梳理新思路、新举措,针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山区和沿海各有优势,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我们要形成新的山海观,进一步紧密山海协作,使我们互利共赢,发展得更快更好!” 沿海的同志和山区的同志都有这样的认识。
“基层工作特别是山区工作非常不容易,跑项目上产业要比别的地方付出更多的努力,省直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切实贴近基层,更好地服务基层。” 省直机关的同志在为山区、为基层的发展倍感振奋的同时,也为继续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自加压力。
“每天触景生‘比’,真正收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我们深感压力大、责任重,确确实实觉得‘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各设区市书记、市长们对照兄弟市的经验做法,主动找差距、比不足,相互间传经送宝、比学赶超。
实地了解情况,各市交流比较,互相取长补短,是这次工作检查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一大亮点。大家明明白白看成效,实实在在找不足,认认真真想对策,切切实实促发展。检查和交流,激发思想观念的碰撞,推动视野思路的拓展,促进思想认识的统一,化作海西建设的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初考察福建时,提出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加快福建发展。这次的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正是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在检查中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昂扬了大家的斗志,汇聚了发展的合力,这一丰硕的成果,必将把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