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仙游县主动融入海西对接港城推进临港工贸旅游城市建设

2010-06-18 09:21:58来源:福建日报

抢抓机遇转变方式 比学赶超加快发展

    连日来,仙游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总结会精神,沉浸在谋发展、议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中,把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澎湃激情化作融入海西、对接港城的实际行动,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比学赶超,加快仙游新一轮发展的全过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凝心聚力推动临港工贸旅游城市跨越发展。

挖掘追赶潜力

福州新闻网
    金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该工程坝高97.5米,库容1.06亿立方米, 工程总投资6.07亿元,为莆田港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在新一轮发展中,海西建设和莆田港城崛起,是仙游当前面临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按照莆田港口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仙游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在破解劣势、发挥优势中转变发展方式,他们认真分析地区资源禀赋,加大规划建设力度,突出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科学发展”破解“发展的不平衡”的理念,重点、优先开发仙游经济开发区和中心城区,严格保护、有序有效开发生态旅游经济区,加快融入海西和港城发展大局。

  仙游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接台湾和大陆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规划建设临港工业集中区、石化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民营创业园,重点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先进制造业、临港物流业,打造台商投资集中区和临港产业新城,建成湄洲湾南北岸经济活动服务中心。

  中心城区建设城郊工业集中区、宝泉工艺产业园、建材科技园、商贸中心区,重点发展工艺美术、服装鞋革、食品加工业;围绕“显山、露水、彰文、宜居”的目标,因地制宜实施“造湖、扩溪、活水”工程,拓展生态型的现代化临港宜居城市总体框架;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联动,打造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生态宜居城市。

  生态旅游经济区建设国家级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绿色能源、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把九鲤湖、菜溪岩、麦斜岩景区和草山风力发电场、抽水蓄能电站、金钟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连接起来,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合优化,提高整体竞争力,叫响“梦幻仙游、海西仙都”旅游品牌,成为对台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和生态文化休闲度假胜地。

  仙游处在湄洲湾南北岸的湾底,充分挖掘5公里海岸线的优势,围绕沿海化、网络化的目标,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即30公里疏港公路、100公里城市主次干道、110公里高速公路、100公里省道县道改造,规划建设仙(游)龙(岩)铁路,全方位打开对外连接快速通道,缩短与港口的距离,拓展纵深腹地,为临港工业提供发展空间。

  同时,仙游发挥“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品牌,挖掘传统工艺优势,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成一个集工艺家具生产、展示、营销、仓储、研发、物流以及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园区,促进古典工艺家具产业的快速集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仙游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提升跨越实力

福州新闻网

    仙港大道外接湄洲湾南北岸疏港通道、福厦高速路、福厦铁路、324国道,内连县城环路、莆永高速路,全长26公里的快速疏港通道,可有效拓展临港工业腹地。  

福州新闻网  
仙港大桥

福州新闻网  

仙游城郊工业集中区

福州新闻网

临港新城为仙游经济开发区企业和员工提供生活配套服务。  

福州新闻网  
仙游经济开发区

     “融入海西,对接港城,跨越发展”,这是仙游科学发展的方向。全县上下朝着“建设临港工贸旅游城市”奋斗目标,大力实施 “依港兴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 的发展战略,更加突出沿海意识、靠海借港意识,更加凸显临港区位优势、生态比较优势,以挟山跨海的昂扬气势,促使仙游基本形成产业集聚强劲、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的临港工贸旅游城市的框架。

      按照省委“解放思想、敢于突破、转变方式、加快发展”的要求,仙游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莆田市“奋力追赶、持续提升、蓬勃崛起”三个阶段,提出“十一五打好基础、十二五实现跨越”的奋斗目标:到2012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5亿元。到2015年,财政总收入力争达到25亿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把仙游打造成为湄洲湾港口经济的新增长极、临港重要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对台综合试验示范基地、港城生态旅游中心,实现“三个转变”:由欠发达县向经济强县转变,由相对边缘县向沿海交通比较发达县转变,由小县城向临港宜居宜业城市转变。

  产业升级促集聚。五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个,引进高新技术141项,仙游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获得批准立项。实施创新带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依托“6·18”项目成果交易等平台,深化政企校研合作,吸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落地。实施品牌带动,建立品牌产品、企业培育目录,重点推荐、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及产品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推动各类要素资源整合,实现“两区五园”体制创新、空间拓展、产业升级,更好地发挥临港工业带的聚集效应,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先开发产业关联性强的石化中下游产品,着力打造现代石化下游产业基地;建设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引导企业参与制定并采用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加快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出现了一批工艺品生产专业村、专业街,成为我国最大的木雕生产基地和三大红木古典家具主产地之一,至2015年形成总产值超过300亿元的产业集群。

  项目带动增后劲。相继开展“项目工作建设年”、“项目工作攻坚年”、“百日会战项目”,实施重点项目350个,完成投资102亿元。今年继续实施项目攻坚,建立重大项目会商制度,研究解决难题,建立项目进度倒逼机制,实施县在建重点项目100个、县预备重点建设项目30个、县重点前期项目50个,做到以月促季、以季保年,实现全县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金钟水利枢纽工程、莆永高速仙游段、宝泉工艺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这一批批事关仙游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仙台合作拓新篇。扩大两地农业在种苗引进、农业科技合作、食品加工、禽畜水产养殖、山地综合开发等五大领域合作交流,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生态化,做大做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加紧实施“一个中心、一个休闲带和六个示范基地”工程:即打造创业园总部中心、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带和优质甜柿水果示范基地、名优花卉示范基地等,至2012年开发建设面积6万亩,引进台资企业50个,引进台湾优质农业品种20个以上,园区总产值达到30亿元。

  生态旅游显魅力。以彰显九仙文化特色,挖掘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十大旅游功能区”建设,打好“生态牌”、“人文牌”,全力打造“中国梦文化之乡”,把生态旅游经济区打造成为港城的“绿色生态基地”、生态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生态旅游与滨海旅游、自然文化旅游互动联动,融入 “海峡旅游”发展新格局。

增强保障活力

福州新闻网

    仙游抽蓄电站主体厂房施工场面。该电站总投资45亿元,年设计发电量18.96亿千瓦时,建成后将提高我省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  

福州新闻网

4公里长的木兰溪两岸景观带,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福州新闻网

临港宜居县城

      仙游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在全县范围开展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借鉴永安八一村“618”党建工作机制,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为全面推进临港工贸旅游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组织保障。

  转变作风优服务。机关出现了从“不能办”向“怎么办”转变、从“等待交办”向“主动承办”转变的服务新气象,想方设法为企业、投资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对省市重点技改项目、企业效益提升、创名创牌创优、企业自主创新等奖项的企业进行奖励,涉及能源、物流、再生塑料、服饰、化工、电子信息等方面补助项目31个,年补助总额达700多万元。带领缺工企业进院校招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外来员工2万多人,有效缓解企业的缺工问题。帮助企业融资10多亿元,推动企业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重民生办实事。出台教育、文化、卫生、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新举措,继续推进系列民生工程,每年办好1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化解教育债务1.2亿元,完成中小学危改项目163个。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11乡镇卫生院实现提升改造,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对象85.7万人,参合率98.3%;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享受城乡低保4.9万人。建设福利中心、特殊学校、康复中心,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

  维护稳定促和谐。持续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深化“平安仙游”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排查整治突出问题,优化仙游发展环境”活动,抓好综治服务中心、视频监控系统、治安联防队伍、综治平安协会建设,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落实计生实名制、信访路线图和调解衔接机制、领导接访长效机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防汛、防台、抗旱、抗震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当前,全县各级迅速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进一步强化创先争优的意识,以先进为榜样,有敢比的勇气、善学的风气、迎头赶上的志气、勇于超越的豪气,纵向比速度,横向比位次,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推仙游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作者:仙游县委报道组 责任编辑:叶芸